所有革命最終都會由興奮轉入幻滅。在團結和自我犧牲的革命氣氛中,人們盼望取得勝利時,天堂就指日可待了。當然,天堂從不曾出現,反而失望會隨之而來。就像今天的烏克蘭,當人們期望去年的橙色革命會帶來新氣象,新一屆議會選舉結果卻大潑冷水。
哈維爾(V?lavHavel) 捷克共和國前總統
後革命的理想破滅,特別是在反共產主義的革命後的理想破滅(烏克蘭的情況則是反後共產主義革命)扎根於人心。新的形勢給大多數人帶來新挑戰。以前,國家決定一切。許多中年及老年人,開始視自由為負擔,因為自由需要他們不斷作出決定。
我曾將這種心理上的厭倦和我自己的獄後生活作比較。多年來我渴望自由,當我最終被釋放時,我不得不無時無刻為自己作決定。當一個人突然要每天面對不同選擇時,他會感到頭痛,甚至會無意識地想回到監獄。
這種憂鬱症或許無法避免。但隨着新一代的成長,它最終將被克服。在蘇聯解體十五年後,看來正有一種新的宣洩,而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就是其中一部份。正如烏克蘭所闡明的,從共產主義中的自我解放是與大規模的私有化聯繫在一起的。而舊建制中的權貴自然能憑着固有認知及關係,取得私有化後的大部份財產。
解放後的共產世界
這一「不可避免」的進程毒害了政治生活和媒體,導致有限的自由局面及類似黑手黨那樣的環境。後共產主義世界的情況各有不同,但在這些社會成長的新一代對此開始不耐煩。
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及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都驗證了這點。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初的革命,主要針對專制的共產政權,現在革命的目的,是要消除類似黑手黨的後共產主義。為了確保轉變順利,必須建立一個公正獨立的司法制度。很多時候,政治化的案件都得不到認真的審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共產制度下的司法體系,只能受政權操縱。
緬懷蘇聯大國情懷
重回蘇聯時代是不可能的,但卻有人把烏克蘭的理想破滅歸咎於俄國的影響。俄國的政策確有許多令人擔憂的地方,主要因為俄國從不知道何去何從;她曾經或佔領或控制着其他國家,現在,她不情不願地失去了主導權。
俄國總統普京的某些言論顯示他非常緬懷蘇聯時代,他最近便說蘇聯解體是悲劇性的錯誤。緬懷蘇聯,應該是緬懷其大國情懷甚於其共產主義。不管俄羅斯或國際社會,都應明白無誤地聲明,俄羅斯的邊界是確定的、不會受到懷疑,因為邊界爭議是多數衝突和戰爭的根源。
我不想妖魔化普京。他可能會把石油低價賣給親近的人,例如白俄羅斯的獨裁者盧卡申科,而堅持以市場價格出售給其他人,但他也只能如此而已。
承諾融入西方,是衝突的一個原因,因為這不僅是地理問題,也是價值觀和文化問題。烏克蘭隸屬歐洲聯合政治實體;其所信奉的及根植於歷史中的價值觀,本質上是歐洲式的。捷克的經驗表明,實施歐盟所有條例以便取得入盟資格需時;但從原則上說,烏克蘭同樣能夠成功。
加入北約承擔義務
烏克蘭和北約的情況也大約如此。在共同規則、標準及價值觀上建立的夥伴關係,是現代化安全的核心。而且,北約確定了一個文明領域,當然這不表示北約高人一等。但是,只要人們希望,而且對他們來說具有歷史意義,加入北約就是不錯的事情。
北約成員國必須承擔義務,因為不同狀況都有可能發生,正如我們曾經歷的,例如北約要回應聯合國呼籲,必須軍事干預在北約以外、正發生種族屠殺的地方。加入北約,正如加入歐盟一樣,是有代價的。即使如此,我仍認為弊處不及好處多。烏克蘭人民要自己作決定,並進而克服後革命時代的理想幻滅。
ProjectSyndicate2006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