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連任在即為何大談退休? - 盧峯

蘋論:連任在即為何大談退休? - 盧峯

特首曾蔭權先生昨天突然高調的談到退休問題、談到退任後的打算。據曾先生說,他早在十年前已想到退休問題,並打算在退休後離開香港一段時間,好讓自己、繼任特首的人、整體社會有更大的空間做事。
退任的政治領袖、離職的政治領導人該做些甚麼、該怎樣處理跟繼任人、繼任政府的關係的確是個有趣及重要的問題,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政制下的處理方法都有不同。在一些獨裁專制的國家如北韓、古巴、利比亞等,政治領袖是終身制的,根本不存在退任的問題,這些國家的領袖一旦退任,他們能做的事大概就是去見見馬克思或真主。而在中國這樣的一黨專政國家,最高領導人退任後可以做的事甚多,例如「垂簾聽政」。鄧小平先生就是最佳例子。
至於在西方民主國家,政治領袖的做法各有不同,可說是百花齊放。美國的退任總統一般盡量不介入實際的政策及政治討論,也極少批評現任政府的政策,頂多只是重申一些價值或宏遠目標如推動民主、改善溝通等。另一方面,英國的政要則沒有這樣客氣,前保守黨首相希斯(EdwardHeath)落任後仍留在國會超過二十年,並且不斷抨擊政府的政策包括他的繼任人戴卓爾夫人的政策;鐵娘子戴卓爾夫人更厲害,她九○年被保守黨高層逼退後不僅一再公開批評繼任人馬卓安的表現,更繼續左右保守黨的發展。

香港的政制當然算不上民主,但也非獨裁或一黨專政,曾特首不管怎樣想,都不可能學金日成那樣終身不退、都不可能像中共元老那樣「垂簾聽政」,剩下來的選擇是效法美國退任總統那樣跟政治保持距離又或像英國不少前首相那樣繼續積極議政。從曾特首昨天的發言來看,他似乎傾向於效法美國退任總統的做法,盡量不介入現實政治或政策討論,甚至離開香港。曾先生這樣的選擇會否演化為成例、會否為繼任特首所追隨恐怕需要一段相當長時間的觀察才能確定;不過首要的問題是曾先生能否真正落實這樣的做法、能否真正在落任後不問政事,畢竟對任何政治人物我們都不能只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曾特首談自己退任後、談特首退任後該怎樣做當然值得關注及討論,他在目前這個時間、他在目前這個時機突然高調的談退任領袖該讓繼任人有空間做事同樣值得關注及深思。應該看到,曾特首真正上任只有九個多月,他的民望正處於高峯,支持他連任的呼聲更是愈來愈響亮、愈來愈明確,以這樣的情況看,曾先生極有可能在明年再當選特首、他的任期極可能延長到二○一二年才完結。對一位尚有六年時間才退任、對一位仍在每天積極拼搏爭取連任的領導人來說,他突然高調談到退任後不介入政治、離開香港不是很奇怪、不是有點事有蹺蹊嗎?也許一個較合理的解釋是曾特首希望藉這樣的「表白」對其他退任高官、對其他退任政治領袖如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施壓,希望她們不會再對他的政策特別是有關政制改革問題提出批評或意見。這樣做會否奏效當然難以確定,但是我們認為,政策改革、政制民主化是關乎香港整體發展的大事、是超越黨派利益的大事、是確保港人享有民主權利的大事,任何香港市民包括退任高官、退任特首都應當盡力跟香港市民一起爭取、一起努力;若果到曾特首落任時香港還未能落實雙普選,曾特首同樣有義務、有責任在退任後繼續為市民爭取、繼續為市民發言;只有當政制全面民主化後,曾特首的責任才算真正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