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剛過去的財政年度,一位收入最高的人士向稅務局進貢了逾一億元薪俸稅,是十一年來最高紀錄,但相信這位超級「打工皇帝」未必會如你或我那般交稅時非常「肉痛」,因為他過去一年的收入高逾六億元,平均每天賺取一百七十二萬元,以行政長官曾蔭權月薪二十四萬元計算,亦要工作超過二百年才獲此收入。會計界估計,這人應是來自投資銀行界的「隱形」打工皇帝,收入因股市風起雲湧而水漲船高。 記者:麥志榮
稅務局昨公布,○五至○六年度截至二月底薪俸稅評稅額為三百九十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期上升了9%,反映了經濟復蘇,就業情況向好,該年度繳交薪俸稅最多的頭十位稅款,全部較對上一個年度上升,大部份納稅者估計收入均超過一億元。
薪俸稅最高紀錄1.17億
第一位打工皇帝繳交的薪俸稅稅款高達一億零一百萬元,比對○四至○五年度首位稅款大幅上升四倍多,上一次有人繳交逾億元薪俸稅已是一九九四至九五年度,薪俸稅款的最高紀錄是一億一千七百萬元。
第二位打工皇帝繳交的薪俸稅為四千四百萬元,比對上年度上升近一點八倍,估計收入達二億七千多萬;第三位繳交的薪俸稅為二千九百萬元,上升八成,估計收入達一億八千多萬元;第十位亦繳交了一千三百萬元薪俸稅,上升一成半,估計收入達八千多萬元。
料是投資銀行高層人士
稅務局發言人表示,個別人士稅款特別高,與他們薪金以外的其他收入有關,包括花紅佣金、津貼、認購股權等收入。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王尹巧儀認為,薪俸稅款創新高與股市表現向好有關,並不反映整體經濟好景,因為繳交一億元薪俸稅人士,收入應高達六億多元,不大可能是正常薪酬,估計是來自投資銀行界的高層,過去兩年有多宗大型的收購合併,加上股市暢旺,有關人士所得花紅加上行使認股權,收入才可能如此水漲船高。
香港稅務學會理事王銳強認為,繳交一億稅款的應是一位「隱形」打工皇帝,而非過去幾年佔據榜首的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霍建寧,該位高層可能累積了幾年未行使認股權,過去一年內全數在高位行使,另一可能是私人公司的老闆,將公司盈利以花紅方式發放給自已,轉而繳交稅率較低的薪俸稅。
至於其他交稅天王,翻查上市公司年報的資料可提供一些啟示,其中以和黃網羅較多高薪人士,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四年收入達一億三千七百萬元,按薪俸稅標準稅率16%計算,他要繳交的稅款至少達二千多萬元,按此數未能入五大之列,但由於他有擔任其他公司董事,以及可能有可行使認股權,故稅款應不止此數;和黃尚有兩名高薪董事,包括副董事總經理周胡慕芳及財務董事陸法蘭,年薪分別有三千七百多萬元及三千五百多萬元,同屬長和系的長實集團副主席李澤鉅,年薪亦達三千六百多萬元,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的年薪則有二千四百多萬元。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行稅務合夥人雷添良指出,整體薪俸稅收入上升了近一成,主要是公司高層的收入在經濟好轉下大幅上升,一般基層「打工仔」收入變動應不大。
一般打工仔加薪只有3%
合眾人事顧問公司總經理蘇偉忠指出,公司的高層在盈利上升下有「天文數字」花紅及認股證收益,一般僱員的加薪幅度卻只有2%至3%,顯示經濟好轉未必人人平等受惠,薪酬有兩極化趨勢,亦會加劇本港貧富懸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