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警套指紋 提供破案線索

助警套指紋 提供破案線索

福伯當殮房聽差時與警界關係密切,當年被警員冠以「華人法醫官」美譽的他,既是協助警員套取屍體指紋的「救星」,豐富的經驗也令他練成一副辨認死狀的本領,為查案警員提供破案的線索。
警員處理發現屍體案件,都要到殮房替屍體套取指紋。要在僵硬的屍體取指紋,被警員視為苦差,福伯卻可利用簡單的火柴盒,承托摺成條狀的表格,順着「指模轆」轉動即可成功套取指紋。以往不少警員情願向他送上一封紅紙求他代勞,他直言賞錢不及意頭重要,「利是不回頭,回頭就真係大吉利是。」

為法醫界奠下基石

五、六十年代叱咤風雲的華探長們,全與他相熟,但他不欲多談離世故人,只提及避居台灣多年的呂樂,「呂樂份人好闊綽」。
慣對屍體,福伯不知不覺間學會辨認屍體死狀,從屍體傷口披血情況及傷痕,大概可斷定是死於自然或意外。當中雖無科學依據,但福伯在七三年間確曾以這門辨認死狀的本領,在一名墮樓死亡的男子身上發現疑點,在知會警方作深入調查後,揭發死者是被妻子推撞墮樓。福伯可說是一本活的香港歷史,更重要是他為今日法醫界奠下成功基石。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