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計劃反應未如理想<br>家居充電池回收率僅3.6%

環保署計劃反應未如理想
家居充電池回收率僅3.6%

【記者黃嘉寶報道】環保署的「充電池回收計劃」推出一年以來,只收回約七點八噸家居充電池,僅佔全港家居充電池3.6%,剩餘九成多依舊被棄置於堆填區,造成環境污染。有環保人士分析,市民對充電池的認知薄弱,「以為淨係得手機用充電池」,需要加強有關宣傳及教育。
環保署助理署長陳英儂表示,去年四月推出充電池回收計劃後,迄今收到十三噸、約三十二萬件充電池,當中有60%收集自市民,其餘40%來自工商業,整體回收率是5.2%,全部回收充電池將於下周二運送到南韓循環再造。她指出,反應未如理想,署方會在未來一年積極呼籲業界參與計劃及設置更多回收點,包括在電視及電台播放宣傳充電池回收計劃信息,刊登報章和戶外廣告及舉辦比賽等,目標是在第二年達致10%的整體回收率。

市民存不少誤解

綠色力量執行總幹事文志森透露,家居每年棄置二百噸充電池,僅收回七點八噸,他認為這與市民有不少誤解有關,「好多人以為淨係收金霸王嘅充電池」;亦有不少市民不懂分辨充電池與即棄電池,「好多人唔知鬧鐘、跳字鐘、電動牙刷同鬚刨用嘅充電池可以回收,唔係淨係回收手機、數碼相機嘅」;大部份市民於棄置手提電話時,又會連充電池一併棄置,不會交到回收點。
他續指,全港設有四百四十多個回收點,當中以屋邨及地鐵站的回收點反應最好,至於設於專門店的則比較差,未來有需要增加更多回收點,期望未來一年能回收二十噸家居充電池。
另外,地鐵早前提供首批約重一噸、主要用於車站信號及其他系統後備電源的工業儲電電池予環保署,地鐵車輛經理張少華表示,預計今年會提供約三噸的工業儲電電池供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