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市場人贓並獲 最高罰款三千元<br>關員扮買菜控六呃秤商

批發市場人贓並獲 最高罰款三千元
關員扮買菜控六呃秤商

【本報訊】海關採取「放蛇」行動,揭發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六名蔬菜供應商涉嫌呃秤,售賣的蔬菜斤両不足,最多比宣稱的重量少一成半,六名供應商日前被判罰款六百元至三千元不等,今年首兩個月海關已先後檢控十間商舖呃秤。 記者:麥志榮

去年九月十五日,海關人員假扮買家在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試購蔬菜,向六個蔬菜供應商買入一批椰菜、芋頭、青瓜及中國芥蘭等,市價由每籮四十四元至一百一十元不等,在完成交易後,海關人員隨即表露身份,並以電子磅檢查蔬菜的重量,結果發現重量不足,海關人員同日將該批蔬菜送交政府化驗所檢驗,檢驗報告顯示,有關蔬菜的實際重量較供應商宣稱的供應數量為少,不足的重量由3.6%至16.03%不等。

去年檢控個案27宗

六名蔬菜供應商涉違反度量衡條例,日前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承認供應少於所宣稱供應數量的蔬菜予他人,全部被裁定罪名成立,罰款六百元至三千元不等。
根據度量衡條例,有關罪行最高可被判罰一萬元,海關去年共檢控了二十七宗商舖呃秤個案,涉及罰款七萬二千多元,而今年首兩個月亦有十宗檢控個案,涉及罰款一萬六千二百元。

運送過程或有損耗

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一名供應商表示,平日交易時,若買方對貨品重量有懷疑,可以即場上磅,非常公平;而一名每日都到市場買菜的蔬菜批發商亦表示,蔬菜在運送過程中有損耗是平常事,例如可能意外掉了一些,又或被人偷走部份,買家發現重量有偏差,可與供應商討價還價,不算是呃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