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八卦新聞說,碧咸嫂又試有喜,已經有三個兒子的咸哥,睇來有心追女,好彩財多身子唔弱,有心又有力,追多幾個都不怕斷擔挑。不必像香港的小家庭,左計右計,生孩子前十足埋年結做一盤數。
近日,各位家長乍聞財爺會額外關顧有孩之家,除了免稅額有得再傾,學前教育亦大有可能由政府派糖全包。教育使費大過天的今時今日,我們想唱反調,說「讓孩子健康成長,最重要的不是學前教育,不是三文兩語,而是有足夠時間,讓他盡情去玩」,話到嘴邊,都要窒住。
假定能活到八十五歲,工作佔了人生的大半光陰,教育又佔去所剩無幾的青春歲月,賣剩蔗的,就只有童言無忌的幾年,還要日日學英文生字上普通話課練習鋼琴參加儀態班和兒童話劇團這些「攞分」活動,三歲細路照照鏡,還像一個細路嗎?不能隨心所欲去玩和尖叫的孩子,很可能在心態上,已經是比成年更老成的老人精。人仔牙牙學語第一句脫嘴說的話是「我要搵好多錢」,這樣的小怪物,該煨,萬一老爹搵少個錢,孩子會不會擲老竇落海?
尖叫的確是沒有投票權的孩子的專利,我從不禁制阿仔。八卦新聞說,靚佬湯篤信科學教派,相信產婦分娩時尖叫會傷害孩子,因此給孩子的媽買了i-pod,下載了三百支歌,又在家貼了六呎高的大字報,無時無刻提醒女友保持肅靜。這個準媽媽可真慘的,將來孩子哪肯親近這樣極權的父親?怪不得有些孩子,從來都吝嗇笑容,算是對專橫家長無聲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