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感覺像選美,不公平!」四川成都市高中升學考試,規定所有學生過肥或太瘦都要扣分,以致怨聲載道。有學生不惜進行「地獄式」減肥;也有人為增體重,日日喝油湯、早午晚三餐將朱古力、奶油包當飯吃。學者則指,有關規定是變相的人權歧視。
成都市本月舉行的高中升學體育課考試中,有一項「身高體重」測試。所有接受考核的男女考生,都要按照當局訂出的身高與體重比例標準,被評為「營養不良」、「較低體重」、「正常體重」、「超重」、「肥胖」五個類別。屬正常體重的考生可取得十五分滿分,較低體重和超重則可得九分,至於營養不良和肥胖的就只有七分,變相被扣八分,直接影響升讀高中的整體成績。
影響成績 不利升學
很多學生近日都積極「備戰」。城東一所中學早在一個月前,已有一些身材較肥胖的中三學生自發組織減肥行動,每逢午飯及放學時間都在操場上跑步、做體操。身高一米六三的小鄭,透過做運動及食減肥藥,體重由七十二公斤減至六十七公斤。但他仍不滿足,要再減四點六公斤,拿九分;亦有一些較肥胖的女生,每天只喝一杯牛奶、吃一隻雞蛋和一塊麵包,到晚上還去跑步。
至於身材偏瘦的學生則想盡辦法增肥。城北一所中學的女生為達到「正常體重」,不惜早上吃塊奶油麵包加四塊朱古力,午餐和晚餐則同樣吃兩碗麵加四塊朱古力,到睡前消夜再吃兩塊朱古力。該名女生說:「一些女生為了快速增肥,還計劃考前一周,每天喝一瓶啤酒。」
學者批評 人權歧視
不少家長對有關規定均表示不滿,認為身高體重與遺傳有關,以此作評分準標欠缺公允。其中一名姓黃的父親說:「我女兒近日天天都在拚命增肥,每天吃朱古力、喝油湯,有時吃得她作嘔,就為增那幾分。我真想在女兒測試那天,在她口袋放一塊鐵砣。」另一名姓石家長更指,女兒害怕長胖得不到高分,半年不敢吃肉。
四川省教育學會研究員紀大海批評,有關測試評價存在歧視,容易令一些偏肥或偏瘦的學生還沒參加考試,便對自己失去信心,產生自卑感。
《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