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高位沽壓漸重減磅為上

實戰理論:高位沽壓漸重減磅為上

港股一如所料高收結算,上周建議「買紅又買藍」,國企股真的表現不俗,藍籌股則呈個別發展,表現只得長實(001)及中移動(941)較吸引。到了周中,除了中移動力撐之外,其他大藍籌開始出現壓力,走勢顯示沽壓漸重,似乎調整在即。
恒指萬六點關口已出現三頂不破的情況,聯儲局議息後的訊息是加息持續,姑勿論是真還是假,市場亦必定先跟此方向炒,出現獲利沽壓亦是理所當然。故此,筆者在周四、周五開始,已修訂了短線的看法。大家在短期內應採取保守一點的策略,若持貨太重者,應減磅及做足對沖。
窩輪炒家則宜Put不宜Call,應盡量減持Call輪,更不應持有價外及溢價高的Call輪。
近日聽到不少人說會有「4月股災」,兼且言之鑿鑿,筆者覺得此等言論似乎言之過敏。
雖然4月出現調整之機會頗大,但也未至於股災的程度,就算最惡劣情況出現,恒指下調至14800點,也只是調整約1200點,又何懼之有?其實4月調整亦是正常,在完成業績公布期後,市場已缺乏新的因素刺激,加上基本亦完成季結,並開始重整組合,先沽貨計數也屬正常。若恒指能先行調整,回試3月初出現之「島形底」水平,再重組升浪,則動力會更大,一舉升破16000點之機會亦更大。

監管輪商合情合理

前日證監會發表監管窩輪諮詢總結,建議作出6項修訂,部份內容真的能夠加強保障小投資者的利益,降低出現不公平競賽的機會。當中以「收緊莊家最低服務水平」一項可說大快人心,一擊即中,亦是窩輪炒家最希望證監能做到的監管方針。
去年市場出現的「要求加強監管認股證市場」的聲音,其實最終目的就是要做到這樣,只是小投資者乞求監管機構去做一些基本的監管而已;只是小投資者要求最基本的公平市場制度而已!
但不知如何,最後會變成為被人覺得這是一個「阻礙香港成為國際中心」的無理要求。更有人認為,此舉會扼殺香港窩輪市場的發展,更描述到監管等於禁止窩輪市場的存在,帽子是何等的大!
老實說,就算監管機構推出更嚴厲的監管,也趕不走發行商的,因為香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窩輪市場,並非浪得虛名的,就是香港擁有着全球最多的賭徒,明明是不公平的讓賽,香港投資者也積極參與。
「收緊莊家最低服務水平」,其實是最重要的內容。說個實例給大家聽,前周有一天,恒指極波動,最適合大家高沽低揸,有一個發行商,其窩輪(姑諱其號碼)在市跌之時就突然熄燈,令你想博反彈也不行,筆者當時打電話去要求開價,卻要經過慢動作的電話錄音系統,用了數分鐘時間才能錄上開價要求。到了莊家開價之時已是恒指跌了50-60點之後再反彈回高位。究竟要求合水平的莊家服務是合理還是扼殺窩輪市場的發展呢?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