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發行商在傳媒推介窩輪<br>證監修例細價短命輪料增<br>

規範發行商在傳媒推介窩輪
證監修例細價短命輪料增

證監會昨日發表監管窩輪諮詢總結,建議6項修訂,其中較關鍵的改動,是縮短複製窩輪壽命至3個月,以及降低發行價下限至0.15元。輪商認為,會刺激業界增加發行此類短命輪,對投資者而言未必好事。

【本報訊】證監的建議,包括保留輪商的增發權,更將可申請增發某一窩輪的街貨量限制,由現時的8成放寬至5成,港交所(388)處理增發申請,也會由4日縮短至2日,至於複製某一窩輪的最短時間和最低發行價,也分別由6個月降至3個月,以及由0.25元減至0.15元。這些措施將在實施後6個月再檢討。
證監會主席韋奕禮指出,修訂建議已兼顧了市場的不同聲音,盡量作出適當平衡,相信新措施能發揮效用,他不認同建議有偏幫輪商的講法。港交所表示,高興得悉證監會的建議,並會作出密切配合。
新建議保留除輪商以外,證券行可作為街外莊家的制度,但會收緊莊家提供最低服務水平,另建議全面禁止提供回佣及其他獎勵計劃。證監又維持禁止投資者沽空的規定。

不准投資者沽空窩輪

韋奕禮指出,不允許投資者沽空窩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散戶不但難以借入窩輪,要有效管理其沽空窩輪市場風險更是困難,相反繼續容許輪商沽空,以免其窩輪遭不合理地挾高,有實際需要。
至於放寬窩輪的最短壽命及最低發行價,只限於復制相同窩輪,新發行窩輪仍維持目前最短半年及最低0.25元的發行價。韋奕禮稱,為免同一類窩輪集中在同一時間到期,會容許輪商設有不同的到期日或到期時段,詳情需要港交所及輪商作出商討,此項放寬將連同增發申請下限,一併在實施半年後作重新評估,但他不認為這就等於中期措施。
比聯金融產品董事黃惠恩認為,放寬複製窩輪可能鼓勵業界增加發行短命輪,對投資者而言未必是好事。
瑞銀證券亞洲董事于正人亦認為,短命輪充斥會令投資者參與風險大增,至於放寬申請增發街貨要求下限對市場的影響,則要觀察一段時間才可評論,但兩人均贊同韋奕禮所言,禁止提供回佣及獎勵計劃,有助反映真正的市場狀況及需求,讓證監更易識別活躍交易屬於正常情況抑或有人有意操控市場。

禁絕回佣影響交投

就禁絕回佣會否令窩輪交投縮減,黃惠恩表示,當整體市場氣氛活躍時,有沒有回佣影響不大,但若整體市況淡靜,則有回佣可能會出現為收取回佣而刻意進行的交易,倘若取消回佣,靜市輪場交投或會因而萎縮。
有關收緊莊家及街外莊家的最低服務水平,如最大買賣價差及最少買賣數量,縮短開價時間,及延長最短維持時間等,韋氏指目前確有改進空間,如何落實則要再諮詢市場,爭取年底前向上市委員會提交有關上市規則修訂建議。

引入新推廣指引

另外,證監提出引入新的推廣指引,主要要求輪商在推廣材料、稿件式廣告及電視電台節目上,要增加風險警告,及強調屬於廣告,不應給人有偽裝感覺。韋氏指出,希望在電視及電台節目上,評論內容及風險披露能取得較好平衡,他笑言,證監無權監管亦不擬監管傳媒,但若發覺有疑似輪商假冒專欄作家推介自己的窩輪,證監會直接向這些輪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