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與市建局合作斥資一億元,計劃將灣仔「藍屋」及「黃屋」等多幢樓宇發展為市區活化及保育項目,並以茶及醫療作為發展主題,配合該區以經營茶葉及醫館的歷史背景。預計最快可於一○至一一年落成。
約30戶居民受影響
房協總經理(物業策劃及發展)劉竟成昨於記者會指出,這個項目範圍包括:被稱為藍屋的石水渠街72至74A號、有黃屋之稱的慶雲街二至八號及景星街八號等九幢樓宇。根據房協的初步構思,會將藍屋及黃屋進行鞏固及修復工程,只清拆並無歷史價值的景星街八號樓宇,改建為一個具傳統文化的休憩地方及旅遊景點。
房協估計今次約有三十戶居民受影響,當局會按照市建局條例補償有關居民,預計需二千萬元。房協將於一星期內把計劃提交城市規劃委員會,並諮詢區內居民及團體意見,如獲批准,可望四至五年完成該計劃。
至於計劃具體細節,劉竟成說,一切未有定案,有待諮詢公眾及城規會後,房協會再深入研究。他直言該計劃的一億元成本,將未能「回本」,但他認為是值得的,因為可保留這些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讓居民及旅客回憶灣仔歷史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