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立
很少香港人會關注最近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的選舉;但中南海的外事與國家安全專家,卻全神貫注地分析這兩國的選情與國際反應。原因很簡單:胡溫領導層對前蘇聯集團國家發生的所謂「天鵝絨」或「顏色革命」大為震驚。
因為親西方的反對黨先後在格魯吉亞、烏克蘭與吉爾吉斯斯坦,利用「山姆叔叔」的援助,把原來親俄或親中的保守執政黨推翻,並在所謂華盛頓的指使下,在中亞地區、即中國的西北部後院散布西方民主思想。
中共發表評估
但形勢最近有戲劇性變化,過去一周的兩次大選,都給北京和莫斯科莫大驚喜。前年在烏克蘭「橙色革命」中,既親俄又異常專橫的阿努科維奇政權被「人民力量」加西方壓力打垮;向美國與歐盟靠攏的反對黨黨魁尤先科締造了烏克蘭有史以來第一個民主政府。
但好景不常,烏克蘭由於受到莫斯科的貿易與能源制裁而經濟衰退,尤先科的「我們的烏克蘭黨」在上周末議會選舉中慘敗。
反之,阿努科維奇領導的區域黨搖身變為第一大黨;雖然尤氏還可以和其他民主或親西方黨派聯手執政,但北京官方傳媒的結論,即「顏色革命」已退潮卻不是毫無道理。
另一方面,白俄羅斯大獨裁者盧卡申科(Lukashenko)在個多星期前的總統選舉中,通過舞弊與其他骯髒手段,以百分之八十三高票當選。雖然美國與歐盟都要求重選,但盧卡申科卻馬上打壓示威群眾與拘捕反對黨領袖。外交界觀察家表示假如莫斯科大力支持白俄羅斯的話,盧卡申科大可漠視西方的批評甚至制裁,而繼續其一黨專政與親俄政策。
繼續監控輿論
北京消息人士指出,胡錦濤由於馬上要出訪美國,北京高幹並沒有對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巨變發表評論。但胡總的幕僚與北京的學術界卻對「顏色革命」的前景、包括對中國的影響作了一系列評估。
正如社會科學院東歐與中亞專家孫壯志所言,美國最近好像減少對中亞地區親西方反對黨的支援,原因是華盛頓將大部份精力放在解決伊拉克與伊朗問題。孫指出,顏色革命「代表着新舊國際格局的較量,潮落之後,可能意味新的大潮開始湧動」。換句話說,「新美帝」還會繼續在共產主義與其他獨裁國家搞其「和平演變」,中國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不過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經驗起碼說明,胡溫領導層對防止類似「顏色革命」動亂發生所採取的行動是正確的。
首先,盧卡申科在俄總統普京的支援下,在白俄羅斯鐵腕鎮壓反對黨與異見分子,結果順利通過選舉舞弊而連任。
北京在去年吉爾吉斯斯坦的「鬱金香革命」後,馬上加緊監控「自由化」知識分子、互聯網以至與西方有聯繫的非政府組織,以防止國內「反黨分子」勾結「西方反華勢力」來顛覆北京政權。胡總的智囊認為白俄羅斯的經驗說明「鎮壓的確起作用」,所以兩年來北京收緊輿論與監控知識分子的硬政策,一定要繼續。
成功的「民主騷」
「橙色革命」在烏克蘭挫敗的原因主要是經濟。假如經濟不景而人民收入減少,則最民主、最西化的政黨也沒有市場。北京的官方智庫專家認為,鄧小平在九十年代初,針對蘇聯集團瓦解的結論是對的。老鄧當年曾對江澤民、胡錦濤等高幹語重心長地說,要吸收蘇共滅亡的教訓,大力發展中國的生產力,不遺餘力地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以保證共產黨可以「長治久安」。
當然,以短小的視野來看,中共高層的所謂「繼續鎮壓與愚民政策」可能奏效。但長遠來說,「顏色革命」有蓬勃的生命力與積極意義。「橙色革命」上周可能遇到挫折,但不要忘記,此次選舉是烏克蘭有史以來頭一次百分百的民主選舉。
尤先科的挫敗正好說明民主力量的偉大,而這次成功的「民主騷」,將成為數以千萬計追求民主的中國和俄國人民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