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指課程未符市場所需<br>職訓局反駁沒害苦青年

教育界指課程未符市場所需
職訓局反駁沒害苦青年

【本報訊】職業訓練局昨發表聲明,認為《蘋果日報》昨日《蘋果批》專欄文章「抹黑」該局,並表示遺憾,該局重申並無「害苦青年」,反而課程設計緊貼時代,學生可學以致用及就業。但有教育界指職訓局並非所有課程均切合市場所需。
職訓局外務處主管呂康解釋,聲明是澄清該文章部份資料,例如該局並無如前特首董建華九七年施政報告所言,九七至九八年起增加七百二十個建造業課程的技術人員級別學額。聲明亦重申該局提供的高級文憑(副學位)課程,並非由政府全數資助;課程由政府支付七成經費,其餘自負盈虧。

「我哋隨時歡迎批評」

他解釋,聲明只為重申職訓局立場,相信不會令外界因而不敢再批評該局:「我哋隨時歡迎批評。」
職訓局轄下專教院摩理臣山分校院長梁任城說,對文章標題「職訓局害苦青年」不敢苟同,因該局課程經嚴格審批,配合各行各業發展及需求,近三年課程畢業生,整體平均就業率逾85%;他坦言對該文章感到「幾傷心。」專教院觀塘分校院長曾昭學亦說,現時印刷業從業員大部份是職訓局畢業生,近二千名業內人士曾到該院校進修:「《蘋果》員工都有呀。」聲明指出,該局在傳統教育外提供多元化專業教育,並緊貼時代步伐,讓畢業生學以致用,加入就業市場。
教協大專事務發言人馮偉華說,職訓局部份課程仍與市場需求有一段距離,例如建造業仍陷低潮,但該局仍提供有關課程,學生未必能投身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