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執業西醫應病人要求將診金「拆單」分開兩張收據,向保險公司領取保費,昨日被醫務委員會裁定專業失當,判除牌三個月,但緩刑一年。醫委會主席麥列菲菲強調,此案的判罰可作為日後同類案件指標,「底線(最高懲罰)就係除牌」。
被告西醫胡明偉在中環開設診所,涉及的保險公司為美國萬通,是女病人陳美清(譯音)僱主為僱員購買保險的公司,陳昨日拒絕出庭作供。
最高懲罰可除牌
控方昨在聆訊上指,陳美清○四年曾四度向被告胡明偉求診,診金由三百至四百五十元不等,但因其申領的保險金額上限為一百二十元,遂要求把診金收據一分為二,被告雖表示關注,但仍按陳要求開出收據。陳最後憑四張假收據,得以多索四百八十元保險金。
保險公司查核單據後向醫委會投訴並揭發事件,該會經四個多小時的聆訊及商議後,指胡明偉簽發假收據構成專業失當,但因其屬初犯,在事件中也沒有金錢得益;事件被揭發前,胡接受保險公司查詢時已和盤托出,所以判處緩刑一年,其間須修讀專業道德課程。
麥列菲菲在聆訊後稱,上訴庭較早前審理一宗醫委會的上訴案件時,指該會對醫生的判罰準則不一,故有需要由現時起劃一指標,若醫生處理任何關於醫學或病人的文件不當,令公眾失去信心;或因專業手法不合標準而令病人受到傷害,最高懲罰均是在註冊醫生名冊上除名。
「病人未必知大鑊」
醫學會會長蔡堅說,現時保險公司為企業員工承包的醫療保險金偏低,病人往往要求醫生把單據「一開二」,再索取雙重保險金的情況普遍,所以提醒同業要向病人解釋診金收據乃法律文件,一旦作假即觸犯法例,「病人未必知道會除牌咁大鑊,如果醫生心軟,或者想keep(留)住客,就會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