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半月內50%殘疾變100%<br>醫生判傷殘兒戲

老翁半月內50%殘疾變100%
醫生判傷殘兒戲

近兩年病人投訴醫生判決傷殘程度不公平的個案有增加趨勢,每年有近一百宗投訴。病人權益組織批評醫生評估病人傷殘程度所填寫的醫療評估表格,沒有一套客觀標準,又毋須提交資料佐證。有患多種殘疾的六旬老翁,上月到醫院評估,醫生指他低於百分之五十殘疾,結果被扣綜援金。他提出反對後,獲安排到另一健康院再做評估,結果被判百分之百傷殘。他批評醫生判傷兒戲。

年近六旬的森伯,三年前意外跌傷腰骨及後腦,他因失去工作能力而申請綜援金。當時醫生證明他身體屬百分之百傷殘,故一直領取百分之百的傷殘津貼。
上月二十三日,他由社署安排到北區醫院評估病情,當時醫生經診治下,在一份社署的醫療評估表格中指他低於百分之五十的殘疾程度。

三年來領取全額津貼

相隔四天,收到由社署發給他的自力更生就業計劃書,促他找工作。由於他腰骨痛難以支撐走路,難令人相信被評為健康良好可應付工作。
自三月一日起他所領取的綜援金被扣減了九百元。他向社署提出反對,經社署安排下,他到荃灣的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門診部再度評估,結果獲評為百分之百殘疾,本月中始補回津貼差額。他質疑兩間醫院醫生所診斷其傷殘程度竟大有差異,如病人不向社署申訴,綜援金豈非被削減?
「前後評估相隔唔夠兩星期,冇可能由評定低過百分之五十殘疾,變番百分之百,直情係自打嘴巴,亂咁判。」

「前後評估唔夠兩星期」

北區醫院函覆本報稱,森先生自二○○一年起,因腎炎、糖尿病及高血壓在該院內科門診部定期覆診,經治理後,病情已趨穩定。在二月二十三日,森先生覆診時行動如常,毋須輔助儀器。驗血報告顯示他的身體功能恢復正常,高血壓及糖尿病亦受控制。經全面的身體檢查後,其身體因病情而減少的工作能力少於百分之五十。
負責管理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門診部的九龍西聯網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部函覆本報表示,森先生於本月七日到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門診部求診,醫生按照當日臨床診斷,並考慮他所患的糖尿病、頸椎退化及血管球性腎炎等病情,同時亦關注他心理上因病受困擾,短期內可能會影響日常活動及工作能力,故建議社署給予其短暫性為期六個月的綜援津貼,期滿時再作評估。

領取傷津須評估病情

社會福利署解釋,領取殘傷津貼的人士須於指定日期續期,安排評估病情,來決定津貼額。目前該標準金額按三個年齡組別,分為三類殘疾程度批出金額,包括:健全/殘疾程度達百分之五十、殘疾程度達百分之百、需要經常護理。
森先生於○一年十月起一直以殘疾身份申領綜援,最近續期,他於二月二十三日到北區醫院作評估,由於醫療評估表格評他殘疾程度少於百分之五十,該署遂發信通知他須參加自力更新計劃,有關津貼亦於三月一日起扣減九百元。
當接獲森先生不滿的投訴,社署考慮其多於一種殘疾,包括糖尿病、脊椎炎及腎炎,故特別安排他到荃灣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門診再評估,結果顯示他為百分之百傷殘,因此於本月中已調整有關金額。社署發言人強調,該署只是按醫生評估而釐定有關津貼額。
檔案編號:0320013

蘋果投訴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向社署投訴後,森先生獲補回九百元傷殘津貼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