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連續五年出現財政赤字的醫院管理局有望虧轉盈,該局預計由明日起的新財政年度,由於政府增撥三億元,將可出現五千一百萬元盈餘,但局方表明仍會繼續研究加費,招來病人權益組織責難。醫管局又首次表示,不會主動就公立醫院醫生工作超時補水的判決提出上訴。
醫管局昨日召開大會,會後公布本年度將有六億七千萬元赤字,需動用儲備填補,令儲備減至只餘九百萬元。該局預計○六/○七年度預計開支為二百九十四億元,收入二十億六千萬元,政府撥款增加1%至二百七十四億多元,因此將有五千一百萬元盈餘,五年來首次成功滅赤(見表)。
續研究增加收費
該局主席胡定旭在記者會上解釋,過去作出赤字預測是基於政府每年都減少一成撥款,他否認特意誇大赤字問題,並形容只是「夠運」。但他說會繼續研究增加收費,強調是為遏止濫用及提升服務。
他又稱,在醫院增設隔離設施及負氣壓裝備後,電費開支急增,局方將推行節約能源措施,並會向電力公司要求提供優惠。至於預計的二十億元收入,主要來自提供私家醫療服務、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收費及利息收入。
法庭早前判決公立醫院醫生追討超時工作薪金勝訴,胡定旭昨表明不會主動提出上訴,以免出現雙輸,局方擬分期攤還欠薪給醫生,但這將是今後的財政隱憂。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郭家麒認為,為達滅赤目的,醫管局提供次一級藥物,又降低新入職醫生薪酬等,故滅赤只是「假象」。他估計醫管局需賠償二至四億元給醫生作超時工作補薪。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認為醫管局既然已經收支平衡,不應再急於加費,並應把盈餘用於病人身上。
本月才履新的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昨亦有列席,胡定旭讚賞其表現良好,又能與前線溝通,並接納管理層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