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3328)原來構思是透過在港註冊子公司中國交通保險牽頭,向中國保監會申請內地保險牌照,但交行行長張建國昨日表示,「內地情況(指綜合業務試點)發生了更有利於我們的變化」,該行會考慮包括由母公司直接申請等多項選擇,希望取得更好成果。他又說,保險及證券是交行今後爭取試點的焦點,滙豐對有關合作亦取態積極,「今後肯定有這個機會(合作發展)」。
【本報訊】交通銀行業績超於市場預期,股價昨早曾升至5.1元,收市報4.975元,升0.05元。高盛將交行今年度盈利預測調高8.04%,目標價由4.38元上調至5.22元。大摩則將其每股盈利調升13%。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消息指出,湘財證券將於6月底前完成重組,並由建銀投資、交行夥拍滙豐控股(005)組成新公司控股股東。對於與滙豐合資入股湘財證券的可能,張建國指出,湘財只是內地眾多證券公司之一,「可供選擇的機會比較多」。
「做大做好」香港業務
入股交行19.9%的滙豐亦持有內地第二大壽險公司平安保險(2318)同等權益,被問及若交行組建保險公司,滙豐會否成為發起股東?張氏只說,雙方在證券及保險等綜合業務上,肯定有合作機會。他亦引述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說,交行是「滙豐在國內合作平台」,雙方合作關係亦是滙豐最滿意的。
去年底交行獲試點批准與施羅德資產管理合組公司,張建國說,交行在內地銀行業改革上領先對手,盼綜合業務試點亦有機會先拔頭籌,現階段首要強化自身業務,包括擴展中小企業務及收費收益。
本港是交行重要的境外市場,他說,今後要把香港業務「做大做好」,若本地有合適併購機會亦會考慮,但主力透過自然業務增長。基於內地稅務支出不菲,交行股本回報率要在兩三年間,升至15%並不容易,惟會爭取每年改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