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人民公審 - 陶傑

設立人民公審 - 陶傑

模特兒空屋艷骨案,經法庭審理,真相大白,裁定女死者是死於不幸,案中男主角方曼生得還清白,其妹陳方安生因本案連番遭受抹黑,也可以卸下包袱,做她認為應做的事,但控辯雙方,還拉拉扯扯,吵到庭外,女方親屬還一口咬定另有隱情。
親中勢力借此案政治渲染,矛頭直指香港良心陳方安生,可惜政治化力度過大,物極必反。泛民主派議員不服裁決,仍堅持率領親屬,向廉署「投訴」,即遭到方曼生公開痛斥。方某指不可視香港司法制度如虛設,若由陪審團一致裁定的結論亦可視為貪贓枉法的醜陋判決,是否日後香港法院任何裁決,有任何人不滿,即可向廉署投訴?
客觀、公正、持平地看,結合中國國情,議員不服判決,誓要跟進,亦無可厚非。方曼生受英國教育,可能不理解中國國情。清代冤案如「七屍八命梁天來」之類的奇案,經各級知縣、巡撫等獨立裁決,無不為兇嫌脫罪,但最後死者親屬一直上訴到雍正皇帝那裏,御前呼冤,終由皇帝朱砂定奪,最後揪出真兇,全盤翻案。英式司法制度伴以中產陪審員,沒有皇帝最高監督,又豈可靠得住?看來下一步大可以效法工聯會包圍前港督府,請特區小皇帝曾蔭權親自開審,最後請胡錦濤定讞,如此則中西結合,既尊重英式法治,也引進中國傳統司法精神。

須知道,英式法庭是不一定靠得住的。中國成語有所謂「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香港經高院、上訴庭、終審庭法官審理完結的案件,人民如有不滿,效法中國開設人民公審庭,也「不是一個壞主意」(NotABadIdea)。中國的胡溫或者認為香港的司法制度是香港的「優勢」,但香港的親中勢力。連同泛民主派,許多人卻認為,香港的一批法官,時時蓄意援引十萬八千里的英國案例和司法精神,與「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特區對着幹。因此特區八年來諸事釋法,勞動到人大常委,給胡溫添煩添亂,日後如果能在終審庭之上、人大常委之下,另設「香港人民法庭」,成員六人,親中愛國勢力與泛民主派內的街頭人士各佔一半,不戴假髮、不講英文、不飲紅酒,堅持黑頭髮黃皮膚本色,用普通話或廣州話審案,案上擺一壺普洱,彰顯中國民族主義特色,為「中央」減少節外生枝的許多爭拗,處理一切在終審庭外仍有人不服的案件,對於理順中港關係,大有裨益。
艷骨案由律政司司長黃仁龍轉介法院,以中國式陰謀論思維視之,司法判還清白,給陳方安生拆了炸彈,會不會黃仁龍與陳方安生同屬一黨?早知如此,「唔審好過審」。警務處長也插嘴解圍,聲稱司法判決「應受尊重」,此一言論亦有陳黨人馬之嫌。但無論如何,香港司法千瘡百孔,應予補充修正,白骨暴露的問題,值得令廣大勞動人民深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