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中日關係,已經陷入兩國自一九七二年建交以來的最低谷。有消息說,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在本月底接見日本的友好團體時發表重要講話,避談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敏感話題,擺出「寄希望於日本人民」的姿態。而北京真正寄希望的則是小泉之後的日本新領導人。
在日本方面,有感於中國年輕一代的仇日情結,斥資100億日圓設立「日中21世紀基金」,從今年九月起,每年邀請數百名中國高中生到日本留學兩個月至一年,希望培養中國的「知日派」或「親日派」。
84年胡總接待訪華日青年
不管北京還是東京,這些舉動都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純屬自欺欺人之舉。要說當代中國最大的親日派,非胡錦濤所屬的出身共青團的「團派」官員莫屬。在中日關係蜜月期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安排下,中日青年曾有過大規模的互訪交流。
八四年,三千日本青年應邀訪華,出面接待的就是共青團中央,當時團中央第一書記就是胡錦濤。八五年,五百中國青年乘船東渡訪日,團長就是現在的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長劉延東(時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副團長則是被視為中共第五代領導熱門的現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時任團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團員中有現任廣東省長黃華華(時任廣東省團委書記)、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時任四川省團委書記)及駐港中聯辦副主任李剛(時任團中央國際部長)等。二十多年過去,這五百人在內地大多已身居高位。
親華派後代搖身變鷹派
再看日本的親華派,那三千訪華的日本青年,有人當上了國會議員,也有人做了地方行政長官或公司首腦。九八年十一月江澤民訪日期間,曾專門會見日本老朋友及其家屬,當時在場的已故前外相安倍晉太郎的兒子安倍晉三曾表態說:「我們作為年輕一代應該堅持日中友好,應在正確認識歷史的基礎上放眼未來。」言猶在耳,安倍晉三現在已經成為日本對華鷹派的代表人物。
(中日關係 上篇)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