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電青山發電廠自○四年起為內地供電,該年因而在港排放近一萬二千公噸二氧化碳及逾六千公噸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有議員昨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質疑因此為本港帶來龐大的醫療開支及環境污染。至於就未來電力市場發展進行的第二階段諮詢即將於本月底結束,港府只稱會平衡各方利益,不會再作諮詢。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回應立法會議員劉江華提問時稱,中電於○四年排放近一萬二千公噸二氧化碳、逾六千公噸氮氧化物和近三百噸的可吸入懸浮粒子,佔全港該類污染物的總排放量12%、7%及4%。
廖秀冬回稱說,若中電停止向內地輸電,則可有助本港達到二○一○年的減排目標,而廣東省發電廠若取代中電的供應量,亦不會對本港環境有所影響。
但廖沒有明確指出中電對本港的醫療開支影響,只透露○○年的調查顯示,本港每年用於有關呼吸系統及心臟病引致的經濟損失達十七億元。
不會第三輪諮詢
此外,馮檢基在立法會會議上向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問及第二階段諮詢後與兩電力公司商討方案時的策略,葉沒有正面回應,只稱會平衡市民、環境及電力公司三方的利益,並稱不會再作第三輪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