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上任後的首次貨幣政策會議,一如市場預料加息0.25厘,把短期基準利率推高至5年來最高點。在伯南克領導下,聯儲局在聲明中所用的措詞,與格林斯潘年代相若,但更詳細描述經濟和通脹狀況,明確指利率未見頂。
【本報綜合報道】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經過為期兩日的會議後,昨日凌晨一致同意把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由4.5厘調升至4.75厘,為2001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見圖)。今次加息,令美國成為七大工業國(G7)中利率最高的國家,超越英國的4.5厘。聯儲局自2004年6月底開展今次加息周期,至今已連續15度加息,合共加息3.75厘,為超過25年以來維時最長的加息期。
1/4世紀最長加息期
今次議息,標誌伯南克於2月1日接替格林斯潘出掌聯儲局以來,首度規劃他管治下的貨幣政策。在會後的政策聲明中,聯儲局重申或有必要進一步加息以防範通脹。
當局稱,美國經濟去年第四季增長放緩,主要受臨時和特殊因素影響,及至本季強勁反彈,未來增長可能調節至更可持續的步伐;迄今為止,能源和其他商品價格上漲,對美國核心通脹影響有限,生產力持續加強,有助控制單位勞工成本增長,而通脹展望仍然保持溫和。
不過,聲明指出資源使用率趨升,加上能源等商品價格上揚,未來或會加大通脹的壓力。FOMC認為,當局或需「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脹風險」,從而在保持經濟持續增長與控制物價穩定,此雙重目標上取得平衡;在任何情況下,FOMC「將在需要時,對經濟前景的變化作出反應」,以幫助達成上述目標。
分析師認為,聲明主要表明美國目前沒有通脹威脅,而且經濟穩健,但當局防範通脹的決心,將與格林斯潘時代一致;而今次加息周期,目前還未結束。
措詞詳細具前瞻性
他們又指出,聲明措詞大致上延續格林斯潘時代的用語,這一點令市場頗感意外。不過,與以往的聲明比較,今次聲明作出了兩處新的擴充:一,展望經濟時,加入更多前瞻性的用詞;二,對通脹情勢的刻劃更加詳細(見表)。
增透明度反更難猜
不少投資者事前預期,聯儲局會暗示加息周期快將完結,但聲明使他們對利率何時見頂,愈益感到無所適從。有分析師表示,伯南克加大政策透明度的目標,明顯未能在今次聲明達到,甚至弄巧反拙,但相信市場很快會適應聯儲局的立場──即當局暫時仍然認為有加息需要。
至於伯南克主張的通脹目標區,估計未來數月甚至數年,仍難以在聯儲局內達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