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籃壇:本地決賽5場3勝更搶

論盡籃壇:本地決賽5場3勝更搶

離NBA季後賽開鑼尚餘約3個星期,換言之常規賽亦已進入白熱化的階段,部份在初期成績未如理想的球隊仍在為爭取季後賽入場券而拼搏,所以成績最近亦有所改善;另一個說法是已經穩奪季後賽席位的球隊則可能會在試陣,或者是讓主力球員稍作休息,為備戰季後賽留力,故此改由讓其他二線球員有較多上陣時間,以至近期的賽果比較難測。

賽季過短球員少實戰

上屆總決賽隊伍活塞及馬剌,今季一直都保持水準,分別穩佔東、西兩岸榜首位置。其中原因是主力陣容變動少,組織合作自然比較純熟。
新組合的教練及球員,或是隊友之間通常都需要一些過度期,才可以發揮暢順合拍。幸而NBA常規賽球季比較長,初期未能發揮的球隊仍有足夠時間去組織或調整,扭轉乾坤,仍可有機會打入季後賽爭取奪標。
在香港甲一聯賽的球季比較短,銀牌賽加上聯賽不足4個月。賽制方面,銀牌賽只打淘汰賽不在話下,而聯賽也只是8隊打一個單循環就會分為上下兩組,因此有時可能會在最初的一兩場比賽,已經決定了整季的命運。然而去年開始,在四強賽時採用了3場2勝,以及在決賽時的5場3勝的賽制,僥倖奪標的機會大大減低,而球迷又有更多機會觀賞更精采及緊湊的球賽。
但是對於實力較低的球隊的賽事則依然是太少,令到年輕球員爭取比賽經驗的機會不足,剛剛開始有進步時球季已到尾聲了。球隊成績未如理想時,球員的歸屬感及向心亦會較難建立,加上那些班霸球隊仍常虎視眈眈的在這些球隊中挖角,令這些球隊的重心球員每年都有流失,陣容無法保持不變。新的球隊要冒起來真的難上加難,故此比賽的競爭性亦未能更上一層樓。
鄭偉明—新青聯教練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