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警百萬富翁遊戲,片段重播,警方組織的發言人說,此舉是往死傷者親屬的傷口上撒了一把毒鹽。
香港的所謂電視文化很奇怪,不像外國,在專業和道德之外,也容許一點點另類的時段,播映一些稍偏激的內容,像色情笑話、男人戴胸圍扮女人、挖苦布殊和英女皇的脫口秀。
這種另類的時段,專門是為了衝擊所謂「正統」而設的,就是要刻意觸怒一些道德團體,刺激一下平時繃緊的神經,這類節目,屬於Provocative(觸犯禁忌的)和Outrageous(令人動怒的),佔時不多,但讓觀眾的思想放放假,或激起一些爭論,這就叫做平衡。
這類節目,不必講嚴肅,只求多姿多采,不偽善,沒有中國的儒家包袱,雖亦遵守廣播規條,但在一個創意的前提之下,偶爾可以衝一衝線,讓觀眾來分辨是非。
這就要一兩個金牌主持人壓場。例如美國有一個長壽節目叫《溫妮菲之夜》(TheOprahWrinfreyShow),主持人是一個叫溫妮菲的黑人婦女,她什麼題材和人物都敢碰,訪問過克林頓、史匹堡,還有一個著名的書評,新出版的書,經《溫妮菲之夜》一點評,馬上榮登暢銷榜。
如果有一個這樣的權威節目,百萬富翁魔警篇,就可以放在溫妮菲的節目裏四方會友,攜手討論。一個專業的主持人自然懂得如何正確引導觀眾,同時也顧及有關人等的感受。這一夜,她會言詞得體,斂盡夜夜的奔放和輕鬆,把觀眾的識見引向另一深層。
電視永遠是一項專業,道理就在這裏,如果是阿貓阿狗,以為有一點錢就可以買下一家電視台,然後以此為政治獻寵的物品,志在當跳板,在大陸另有圈地投資的發財大計,電視台是不會成功的。
溫妮菲在美國很紅,但有一次她去到巴黎,想在清晨獨自光顧一家名店(巴黎珠光寶氣,如果是名人,想光顧Chanel,為了保護隱私,店主通常會在清晨開店前為閣下先開門,讓名人一個人包攬觀賞,這是一種可愛的特權),但店主看見她是黑人,一口拒絕。她在大西洋彼岸糗了一次,但不放在心上,反而引為自嘲。電視畢竟是文明社會的一件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