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中開始,由於我們認為環球基本因素將逐漸轉強,加上當時市場的悲觀情緒極為濃烈,對持「相反理論」的投資者甚為有利,筆者遂對環球股市前景改為全面看好(詳見去年7月14日及12月22日本欄)。隨着06年首季即將完結,讓筆者藉此機會就各大股市表現作一小結,以便為次季作出部署。
截至本周二,MSCI環球股市指數自年初以來已累積約6%升幅,並在上周創下近5年新高。事實上,包括美、歐、日、亞太及各主要新興市場在內的多隻股票指數,都先後在首季之內創下其多年高位,環球股市強勢可謂有目共睹。
就成熟市場來說,雖然聯儲局的加息步伐一直未有停頓,但卻無礙股市表現。美國標普500指數於3月份升抵4年半高位,年初以來累積升幅共4%,較05年3%的全年升幅更佳。歐洲股市表現則更加亮麗,反映泛歐600隻企業股份的杜瓊斯歐盟600指數,年初至今已上升8%,於3月份亦創下4年半新高。
受「活力門事件」影響,日本股市於首季持續波動。及後,隨着日本央行宣布結束長達5年的量化寬鬆銀根政策,以及日本三大城市(東京、大阪及名古屋)的商業區地價於15年來首次出現年度升幅,市場焦點再次返回日本即將擺脫通縮的利好因素,日經平均指數於首季最終亦錄得約3%升幅。
由於全球4大經濟體系──美、歐、日、中的基本因素正持續增強,我們已把環球經濟今年的增長數字上調0.3個百分點至3.5%,這將會是連續第3年出現增長超越長線趨勢水平(trendpace)的情況,顯示企業盈利將續有所改善。
企業現金流充裕
此外,支持我們對後市持樂觀看法的另一大理據,是企業現金流已升至20年來的最高水平。企業現金流充裕,有利回購股份、增派股息、進行收購合併或增加資本開支,對整體股市構成十分正面的刺激作用。事實上,數據顯示,收購合併活動於首季持續活躍,當中更有5成以上是透過現金作交易的,預料此趨勢於年內將繼續成為歐、美、日等成熟股市的主要上升動力來源。
年初我們曾表示,科技股有望受惠於企業資本開支上升及軟硬件更換潮的出現,成為今年升市的火車頭。納指於其間上升近5%,在3月份亦創下5年新高。近期微軟表示,將延後新視窗系統Vista的推出日期,由今年的第3季分別順延至11月(企業版本)及明年1月(個人版本)。我們相信,Vista對半導體行業的利好影響並無改變,只是將實質的影響推遲3至6個月而已。
傳統與半導體及電腦網絡相關的科技行業,其市場需求往往與經濟及民生的穩定性息息相關。我們在未來幾年看好科技股的表現,其一假設就是相信環球經濟會持續穩步擴張,整體股市可保持反覆向好的格局,而在這情況下,科技股的表現將可以跑贏大市。
新興能源業出色
筆者亦曾表示,當前的中東地緣政局,以及潛在的能源危機,都存着推翻上述假設的可能。因此筆者認為,糅合了科技業及能源業特質的新興能源業,不但可讓投資者參與高科技發展的長線趨勢,而且亦對沖了因地緣政治及高油價所引發的間歇性不穩定局勢。年初至今表現最佳的行業股份,正正就是新興能源類,至今回報為27%,絕不較其他單一的新興市場為遜色。
成熟市場高一線
企業盈利增長強勁、外資不斷湧入,以及投機氣氛熾熱,均是過去幾年新興市場飆升的主要原因。由於美、歐、日已先後步入收緊銀根周期,預料過往透過借「平息」來炒作的新興市場,炒賣活動將會收斂,投資者應以第1季新興股市的大幅波動為鑑。展望第2季,投資組合該以美、歐、日等成熟股市為核心成份,並加入美歐高評級企業債券作均衡策略,新興市場比重不宜過多,但中資概念股份則續可看好(詳見3月9日本欄),行業策略則應以科技、能源及新能源股作為組合較進取的增值元素。
潘國光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