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利益輸送問題<br>孫明揚與議員互轟

官商利益輸送問題
孫明揚與議員互轟

【本報訊】立法會議員炮轟政府,維持容許以地契修訂方式,補地價更改私人協約批地用途,是向發展商「輸送利益、賣大包」,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局長孫明揚說,地政總署已就新批地個案加強終止規定土地用途條款,日後若有證據顯示業主違反協約條文,政府有權收地。
多名議員提出,政府若維持現有政策,將來會有愈來愈多大發展商藉法例漏洞,繼續把油庫、碼頭、機樓等私人協約批地,透過修契及補地價發展大型地產項目圖利。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及李永達,先後都指政府官商間有利益輸送,在孫明揚否認後,議員郭家麒直斥在「嘉亨灣」事件後,公眾認為地政總署在補地價問題上向地產商「賣大包」,孫明揚即時鄭重地反駁並無其事,並要求郭家麒收回有關言論,但遭拒絕,孫明揚更強調會就此作出投訴。其後,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發言稱,若郭家麒不收回言論,他會代表該署所有員工表達不滿,但有長毛之稱的梁國雄反唇相譏,指劉勵超並非由員工選出,故不能代表員工作回應,場面異常尷尬。

孫公促收回賣大包言論

孫明揚強調,現有政策行之有效,亦有行政會議按公眾利益作最後審批。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補充,地政總署已就新批地個案,加強終止規定土地用途條款,規定地政總署署長有權就土地是否違反私人協約批地條款,作出不受約束、不可推翻、及具約束力的決定。若有證據違例使用,當局有權收回土地。
有議員指勾地表政策不成功,因為過去一年只有三幅地皮成功被勾出拍賣,孫明揚說,勾地制度由市場主導,業界亦普遍認同,由於現時市場約有5.5萬個未售或建築中住宅單位,過去一年賣地、修契及兩鐵一局批地,估計共可提供15760伙住宅,將成為數年後新供應,看不到會出現樓宇供應斷層情況。他重申無意定期拍賣土地。
長實集團(001)執行董事吳佳慶認為,目前勾地表機制良好。不過,新世界(017)主席鄭裕彤表示,政府應恢復定期拍賣住宅用地;他又認為政府的勾地價過高,削弱發展商勾地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