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特首何厚鏵宣布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為香港特首曾蔭權帶來壓力,在政府財政好轉下,港府終有意將免費教育由九年延至十一年,最快○七/○八學年起,幼稚園低班(K2)及高班(K3)學生可免學費。政府正研究以直接資助學生模式或「學券制」形式推行,學前教育界亦傾向接受這方案。 記者:倪清江
學前教育界(約一千間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向政府爭取全面資助已逾十年,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曾多次公開表示,要全面資助需動用十一億元公帑,政府難以承擔。
幼兒班仍需自費
目前政府已有資助幼稚園(包括幼兒中心在內),經濟困難的家長可向學生資助辦事處申請學費減免計劃,但要求甚嚴格。一年的整體開支僅約八億元,佔每年五百多億元教育開支極小部份。(見表)
多個學前教育團體近日收到政府消息,稱擬增加資助幼稚園。政府計劃每年增撥十億元資助幼稚園,但如何資助則希望業界提供意見。不過政府無意資助家長全部三年幼稚園學費,只擬在低班及高班提供資助,家長仍要自費給子女讀幼兒班(K1)。
資助金提升師資
目前幼稚園主要分為三類,參加資助計劃的非牟利幼稚園、沒有參加資助計劃的非牟利幼稚園及私立獨立幼稚園。前兩者學費較便宜,每月數百至二、三千元,也有個別免學費;第三類學費偏高,其中耀中國際學校全日制幼稚園一年學費要十一萬元。
由於幼稚園學費相差甚大,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認為,當局難以津貼中、小學模式資助幼稚園。他表示,前日與曾蔭權面晤時,向曾提出在幼稚園採用直接資助學生模式,即規定每名學生可獲得資助額,若學費低於該資助額,學生便可免付學費。他透露,教統局亦正研究這個方案,並擬規定日後學校必須將資助金額用來提升師資。
李國章昨晚出席一項典禮後回應說,有需要幫助幼兒教育,研究是否實施免學費或減稅,「唔係俾人迫出嚟,唔係俾人𦧲出嚟!」
幼稚園協會主席唐少勳昨表示,該會認為教統局可以直資或學券制形式資助幼稚園,或採用全包制;但後者涉費龐大,故直資模式應較易獲政府接受。
鼓勵家長多生育
教協幼兒教育發言人翁巧香指出,學費減免制度只能幫助基層家層,若政府一概資助學費,則中產家長也可受惠。她指出,若政府全面資助幼稚園,有助鼓勵家長生子女。大埔區學前教育園長會主席郭楚翹希望政府資助可延至三年,否則家長可能放棄讓子女入讀幼兒班(K1)。
香港教育學院協理副校長陳鉗笙指出,美國的一項追蹤研究顯示,幼兒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甚大,「政府投入一蚊入幼兒教育,對社會可帶嚟七蚊回報。」她認為教統局應全面資助幼稚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