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策裕理:加息未完投資債券要變招

晉策裕理:加息未完投資債券要變招

近日美國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顯示就業市場有明顯改善的迹象。企業2月份新增職位達21萬,是過去三個月以來的新高,令投資者擔心工資成本上漲,而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再次重申「有需要持續加息去平衡經濟增長和通脹」的言論,更促使美國十年期公債孳息一度上升至4.7厘以上,反映市場相信息率仍未見頂。若然,則債券在2006年的表現仍會差強人意。
對於一些依靠或將會依靠定息工具生活的退休人士,在加息環境下,債券所提供的利息收入,往往不足以抵銷價格跌幅。他們應該如何部署,以確保退休生活的質素?
基於債券的低風險本質,它們仍然是退休人士的首選投資工具,所以我們討論的,並不是買或不買債券,而是在投資債券時應採取的策略改變。以現今投資產品發展的成熟,退休人士所面對的問題,理應可以迎刃而解。

期權可作對沖

傳統的債券基金,風險主要來自信貸評級的改變和環球息率的走勢。若然發債機構的信貸評級下降或環球息率上升,基金表現都會下跌。要控制信貸風險,基金經理只要專注於評估借貸人的財政狀況,特別是現金流足以確保其未來還款的能力。但要控制息率風險便不容易,特別是我們現在身處經濟增長周期,息率上調的空間比下調的為多,傳統的基金只有坐以待斃,無計可施。
但事實上,打從有衍生工具以來,環球息率的波動已經可以透過期權作對沖。由於息率的風險化為中性,基金的表現只會與信貸評級掛鈎,基金經理也就可以專注研究個別信貸人的評級前景,從而發掘出價值被低估(即信貸評級有機會被調高)的債券投資,毋須理會息率的走勢。

信貸基金可取

這類有靈活機制去對沖市場風險的基金,一般稱為「信貸基金」,風險比傳統的債券基金為低,在歐美經已運作多年,一般都以投資於新興市場債券為主,因為新興市場評級出現漏洞的機會較成熟市場為多,基金經理的專業價值也就更加明顯。
但要注意的是,由於信貸基金涉及對沖的機制,它們的銷售對象都以機構投資者或合資格投資者(資產淨值多於美金100萬)為主,甚少會通過認可推廣給零售投資者。當然,認可或不認可跟基金的表現和穩健性並沒有關係,但透明度一定比認可的基金為低。如果投資者對信貸基金有興趣的話,應跟他們的理財顧問多了解一下市場上有甚麼選擇,做一些資料搜集,才決定這類基金是否適合自己。
最後要補充的是,自2003年開始,市場波幅一直偏低(約15%左右),歷史水平大概是35%,所以投資者要格外留神,並考慮在組合中加入對沖元素,因為只有對沖基金,才可以在波動市場中爭取較好表現。
卓凱玲 研究部主管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