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不是可以克隆(複製)的,要有他那種基因。」早年曾為深圳大鵬證券的經紀,現退休專職炒股的謝先生對記者形容,林園是中國股壇上的奇迹和異數。年逾五十,縱橫股壇十六年,以8000元(人民幣.下同)資本,「瞓身」股市,到去年底賺取近4億元的林園,不僅創造股市神話,還被喻為中國的巴菲特(WarrenE.Buffett)。
「我買的企業有很多共性,零庫存、現金流好、利潤大。」「那些每年只賺幾百萬、幾千萬的公司你都不要買,因為它們大多屬於競爭行業,拼到最後就是價格戰,賺錢太累,股東又能分享到甚麼呢?」身邊現有很多追隨者的林園稱,要買就要買能賺幾個億、十幾個億的公司的股票。
不買賺得少的公司股
林園時下正為多家媒體寫文章,介紹其投資組合和心得。對於股市圈內盛傳他不懂得看招股書和專業報表,僅僅靠兩條腿跑公司。對此,他坦言自己確實不怎麼看大盤,也不看報表,更不太關心宏觀經濟,「但是我對股市特別有信心──這年頭,還到哪找這麼便宜的股票呀。雖然,真正好的公司並不多,但有那麼幾十隻就夠我賺的了。只要是重倉的公司,我差不多每個月都要去調研,有時候是去總部,有時候是它的競爭對手,有時候是經銷商和市場。」
在內地股市打滾逾十年的謝先生稱,內地股市發展至今十多年來,上證指數由最高的2600點跌到至今的1300點,股市的大起大落,雖然令全國逾八成的股民損失慘重,但亦給林園等人創造許多機會和財富。原籍陝西的林園,此前學醫,84年南下深圳工作,89年開始投身股市。
林園選擇股票的「鐵律」是:只買被市場低估的股票;要買跟蹤逾3年的企業;選自己熟悉的行業;不買業務太複雜和賬算不清的公司,還要「找一些市盈率在5至6倍,業務穩定公司,那麼年回報就可以逾20%。」在他看來,全國1300多隻股票中,能買的股票總共不超過30隻,而每年新增加跟蹤的公司股票也就是5隻。
本報記者/《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