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先後收到多位讀者的email,詢問有關美國股市的問題,今日不如與大家一談筆者投資美股的情況。
在今年一月初,筆者已在本欄談到,在去年12月初,筆者趁高位沽清了持有的多隻美國銀行股,如Citigroup、BankofAmerica等,剛好以接近頂位沽貨。在獲利回吐後,筆者便將資金轉至一籃子美國藥業股,並重注投放於Pfizer之上。
筆者一向對美國老牌藥股Merck情有獨鍾,但近期Merck有訴訟纏身,自從多年前領教過PhilipMorris(萬寶路香煙生產商)因訴訟而引致股價大幅波動後,雖然最後仍有不俗利潤,但自此以後,筆者對有訴訟事件的股份猶有餘悸,不太想沾手。於是轉而吸納Pfizer,準備作長線戰略部署。
由於當時Pfizer的股價實在太殘,除了比Merck便宜外,竟然一度比BristolMyers更平,真有點過份。筆者於是首先在22餘美元建立一定部位,豈料不久其股價進一步插至21元。筆者遂在21元再加注,建立一個「金字塔三角形」模式。想不到未幾,Pfizer的股價進一步下挫至20元,由於其股價實在太殘、太吸引,筆者於是再度增持一些,但由於前兩口貨已坐艇,故不敢吸納太多,以免向其他人解釋。因此原本的金字塔三角形,便變為「立體正方形」,平均吸納成本降至21元多。
幸好不久,Pfizer宣布增派股息,及分拆消費的業務,令其股價「三扒兩撥」便由20多元飆升至26元多。再加上其間收到的股息,筆者在Pfizer的投資已有達30%回報,原本準備作長線持有,但想到在第一季美股已有功課交,於是在前一周獲利回吐,而一籃子的藥股則繼續持有。
雞胸肉期貨19年新低
至於近期美股中,筆者開始留意雞業或家禽業(poultry)股份,事緣近年美國的肉食類股份,可謂極之低殘,繼早前受瘋牛症影響後,近期再受禽流感打擊,不少肉食股已回落了四五成,漸漸有些吸納價值。
此外,在近期不少商品期貨價格持續上升之際,雞胸肉可謂其中一項價格持續偏軟的商品。附圖是芝加哥期貨市場的資料,圖中可見,雞胸肉近年價格持續下挫,已跌至1987年以來的低位,雞業股又怎能不受拖累!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