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兒 時事文化評論員
日本自民黨在今年九月即將舉行總裁選舉。自民黨總裁也就是日本首相,因此現在各派閥便已經展開活動,所以在日本報紙上可以讀到「津島派二年來首度召開籌款餐會」或是「谷垣派為了總結政治構想而舉辦研究會」等,連日出現關於派閥的消息,不過這些派閥叫做「津島派」、「伊吹派」等都是連日本人也沒聽過的派閥,不像以前甚麼「田中派」、「竹下派」等都是世界知名的派閥。
這些陌生的派閥到底是甚麼時候成立的?不必緊張,連日本人都摸不清楚,原因是自民黨派閥愈來愈袖珍化了。除了「津島派」、「伊吹派」外,自民黨還有其他許多小派閥如「丹羽.古賀派」、「二階group」等非常多呢!
現在自民黨的派閥如果依照旗下國會議員多寡來排名,則為森派(八十人)、津島派(七十二人)、丹羽.古賀派(四十八人)、山崎派(三十七人)、伊吹派(三十四人)、高村派(十五人)、谷垣派(十五人)、二階group(十四人)、河野group(十一人)等。其中還算比較為人所知的,是小泉純一郎首相出身的森派,以及自民黨前副總裁山崎拓的山崎派而已。津島派等雖然排名第二、三,但依然沒有知名度,還不如許多藝人的偶像組合。
政治鬥爭不可能消失
為甚麼派閥會愈來愈袖珍化?主要因為小泉的政治方針是想消除自民黨惡名昭彰的派閥政治,因此他上台後的這五年間,自民黨的派閥慢慢脆弱化。尤其是去年秋天的眾議員選舉之後,許多派閥領袖因為在郵政民營化案上抗爭失敗,或是政治獻金醜聞而引退下台等相繼遭除名,所以各派閥領袖都換人,像「津島派」亦即所謂的「舊橋本派」,伊吹派即「龜井派」。
更名是因為原本頭頭的橋本龍太郎宣布引退、龜井靜香退出自民黨等原因而遭除名,其後接班的政治家並非著名的政治家,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陌生的派閥名字。以目前的狀況看來,除非那個派閥誕生新首相,否則這些小派閥要打出派閥品牌知名度,還相當不易呢!
小泉路線想消除派閥政治,而且不僅中央。最近日本政界的一大事件,是被稱為「自民黨王國」的群馬縣,長年以來在各種選舉中都各自擁立候選人的前首相福田赳夫,以及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二大派閥,在三月十三日宣布解散,也就是三十年來的「福中戰爭」宣告終結,在群馬的縣議會中自民黨終於結束分裂狀態。原因是明年參議員選舉,群馬選區的改選人數從二人減少為一人,因此不得不「和解」。
更重要的背景,是眾議員選舉中已經引進小選區制度,所以兩派在選舉上已經不再會展開激烈的競爭了。
派閥鬥爭終結、派閥袖珍化等等,難道派閥真的會消失嗎?人不論如何,都是鬥爭的動物,尤其是搞政治的政治家們。因此派閥再怎麼變型,派閥本身是不可能消失的。自民黨在九四年也曾經宣稱要消除派閥,但是同時卻又讓派閥復活。
小泉乏派閥力量牽制
原本政黨就是有各種想法、主張的人的一種集合體,政黨本身就是一種超大型派閥,各種想法的人在一起交換意見,為了自己的主張而共同奮鬥。
派閥如果不跟金權等結合的話,也不是那麼壞的事。以自民黨現狀而言,小泉所以完全進入「獨裁」狀態,也是因為缺乏派閥力量牽制。
當然如果派閥政治過度凸顯,則也會為了追求派閥繁盛,以人數取勝來奪位,喪失執政理智而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