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煤氣(003)今日上立法會向市民報喜,交代今年第4季減煤氣費的幅度,預料減幅為半成至一成。中煤有信心雖然收費下調,但日後盈利將不受影響,因這是採用天然氣為原料令成本下降,故可與市民分享成果。不過,證券界擔心公眾要求加強監管煤氣費的聲音不斷擴大,有議員更揚言會考慮就此作出動議,對中煤的股價有威脅。
【本報訊】中華煤氣今日上立法會,交代與港府新簽訂的《資料及諮詢協議》之內容,屆時將公布第4季起減煤氣費,預料減幅介乎5%至10%。中煤減煤氣費全因採用成本較低的天然氣為生產原料,故將不影響日後盈利。
公司盈利料無損
首份《資料及諮詢協議》於97年4月份簽署,內容關於中煤在本港主要煤氣業務及相關事項。協議是自願性質,只是根據雙方協定的條款及條件訂立,並無法律約束力,每三年延長有效期一次,過去曾延長兩次。今次特別的地方是中煤將藉這次機會,交代第4季度煤氣費減幅及計算方法。
據了解,中華煤氣常務董事陳永堅及集團執行董事暨營運總裁關育材,今天將現身立法會親自解說。
早有準備 毋懼圍攻
據悉,中煤已預計將會遭受議員「圍攻」煤氣費及回報的問題,中煤將在席上重申,不可將其與兩電混為一談。煤氣發言人表示,中煤一直以來都是藉削減成本,以增加盈利能力,與採用利潤管制法則的兩電並不相同。
不過,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表示,港府無權過問煤氣費,是一件不合理的事。他說:「港府應考慮將中煤納入類似利潤管制法則的監管機制,現時這個無強制性的君子協議並不適當。」他表示,作為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成員,將於今天會議帶出這個訊息。他暫時不會就此作出動議,最快暑假復會後再研究。
雷曼兄弟早前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現時港府就兩電於08年後需降低回報的強硬態度,以及市民對公共事業減價之聲續漸增加,勢將進一步催化要將煤氣費納入監管的要求,尤其是目前中煤的資產回報率逾30%,較中電控股(002)及港燈(006)按利潤管制法則列明的13.5%至15%回報更高。
券商擔心監管加強
中銀國際則較樂觀,認為中煤主動與客戶分享削減成本的成果,在社會責任上將博得市民不少分數,有利冷卻大減煤氣費的要求。有外資分析員表示,由於中煤由始至終均沒有與港府訂立任何具約束力的發展或費用協議,迄今所使用的資金均是來自企業本身,若現時要將其納入規管,相信不是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