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君擢升樞機,傳媒普遍關心中梵建交之事。陳日君表示,從梵蒂岡的角度,中梵建交的首要條件,「當然是要北京答應有宗教自由」;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劉柏年就表示,中梵建交的條件是「停止透過宗教干涉中國內政」。
雙方的條件,就字面上講,對方都可以同意,但在認知上,就大大不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中國已經有宗教自由了,但梵蒂岡認為沒有;從梵蒂岡的角度看,梵蒂岡從來沒有干涉中國內政,但中國就認為有,包括陳日君支持香港普選,劉柏年也認為是干涉內政。
…………………………
陳日君說「要北京答應有宗教自由」。若只是「答應」,那麼對中國來說,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中共向來「承諾」如同「食生菜」。中國官員最常說的話是: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這「算數」二字,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正面的,即一言九鼎,承諾是金;另一種是負面的,即講過就算,不當回事。中共執政數十年,恐怕是負面解釋「算數」的居多。
…………………………
繼賭王何鴻燊公開指曾蔭權將在沒有對手下連任之後,首富李嘉誠又公開表示,「絕對支持」曾蔭權連任。民主黨議員張文光悲歎特首選舉條例未完成審議,特首選舉已有結果。
事實上,這種小圈子選舉,在產生一任之後,一定會連任,除非犯了中央大忌。對中央來說,若不讓特首連任,也沒有面子,因為這說明選「一任」時選錯了。
觀風派的政商名人,發表公開挺曾的談話,只是秉承北京意旨,打消任何有意角逐者的意願而已。甚麼曾「做得好」,「公正、全心、有能力」,都是廢話。當初挺董連任不也是這麼說的?
…………………………
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否認民建聯和他本人發動過「倒曾潮」,但他暗指「倒曾潮」雖不是「曾蔭權自己搞」,「但會不會是身邊的人,即『皇帝不急太監急』,這我就不知道啦」。
曾鈺成曾以自己的名字發表過兩篇文章,一篇是《大智大勇,還是繼續天真?》質疑特首用人之道;另一篇是《只懂搞政治不是政治家》,點出醉心於塗脂抹粉的傳媒策略,不去解決長遠實際問題,不是政治家所為。曾鈺成寫這篇文章,莫非他是「曾蔭權身邊的人」?又或者是曾蔭權身邊的人,冒曾鈺成之名所寫?但何以又不見曾鈺成公開否認?
…………………………
最近內地有新規定,若有人「尋歡」被捕及遭行政拘留,公安就一定要通知他的家人。
親中政團民建聯為到內地「尋歡」之港男出頭,特意造訪廣東省公安廳,勸喻公安不要把這規定實施在港人身上,以免影響「尋歡」港人的家庭幸福。
這是要求中國政治文化對「一國兩制」之下的香港人的法外施恩。原來「尋歡」不會影響家庭幸福,通知家人才影響幸福;做賊不是罪過,被抓到才是罪過。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