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每日丟棄三千三百萬個膠袋,足以覆蓋二十六個維多利亞公園,非常驚人。為減少膠袋對環境的污染,政府正研究是否開徵膠袋稅,以遏止市民濫用膠袋。環保組織「綠色學生聯會」破天荒與惠康、百佳及華潤等超級市場和大型連鎖店合作,於下月十五日發起「無膠袋日」行動,呼籲市民每索取一個膠袋就捐出五角,作為慈善用途,藉以提醒市民戒掉濫用膠袋陋習。 記者:馮永堅
下月十五日將是香港首個無膠袋日。聯會主席何漢威昨在無膠袋日誓師大會上說,參加無膠袋日的商戶連分店合共近一千間,商戶除承諾當天不主動向顧客派發膠袋外,並會向索取膠袋的顧客勸捐每個膠袋五角。他又說,暫不估計當日可減用多少膠袋,但希望商戶可較平日減派一半膠袋,「我哋其實都唔想收呢啲錢,如果收唔到錢,即係表示無人攞膠袋啦。」
膠袋稅徵費形式未定
出席誓師大會的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蔡素玉稱,希望政府盡快推行膠袋收費制度;商戶亦不要免費派膠袋給顧客,以減少對環境影響。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說,若今次行動成功,對當局日後推行膠袋徵費或膠袋稅會較容易。
其實,政府正研究是否立法徵收膠袋稅,日後市民購物時使用膠袋就要收費,但當局尚未訂出膠袋稅的徵費形式,也未確定是把有關稅收推動環保。兩大超市集團早前承諾會減用膠袋,惠康在一年內少用一成五、即約四千萬個膠袋;百佳指下月至明年三月期間,少用四千萬個膠袋。此外,環保組織地球之友本月在九個公屋商場推行「減用膠袋有獎勵」計劃,以罐頭及日用品等利誘居民減用膠袋,成效顯著,在短短十九日內鼓勵居民減用了一萬九千個膠袋。
籲政府利誘市民少用
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表示,居民在計劃期間在指定商場消費滿二十元又沒取膠袋,憑收據即可到地球之友在商場設立的攤位換取罐頭及日用品。這計劃證明只要有少許經濟誘因,足以令消費者自願減用膠袋,建議政府實施膠袋稅時也可考慮以利誘方法令市民減用膠袋。在沙角邨經營藥房的陳先生說,早前向顧客多問一聲「要唔要膠袋」後,顧客的確索取少了膠袋,每月省回近一千元。但他指若開徵膠袋稅後,消費者會因「畀多咗錢」而要求減價,或要求不付稅,擔心生意因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