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澳紐孖寶大跌合理

投資論勢:澳紐孖寶大跌合理

明天會是金融市場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因為聯儲局會進行格林斯潘卸任後的首次議息會議,而正如筆者上周所言,近期滙市的起伏,很大程度是受市場對息率動向的揣測所左右。

美元上周再度扭轉了前周的弱勢,原因是新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指長息低垂是外國對美元資產有信心,並不意味經濟必然會轉弱,又稱樓市縱使出現調整,亦不會對美國強勁的經濟構成太大衝擊;加上2月核心生產物價升幅大於預期,重燃了投資者對通脹的憂慮,成為了美元借勢反彈的東風。
筆者最近在此強調了兩點看法,首先是聯儲局把息率加至5厘,會是較合理的推斷,其次是美元後市雖偏淡,但在3月28日議息前,出現單邊向下走勢的成數不高。後一點已經兌現,至於美息會在哪一水平見頂,則仍需時間驗證。
上周較有趣的新聞,是有關股神畢菲特重申看淡美元前景的報道。記得早前有報道指股神的投資旗艦巴郡因押注於美元下跌而損失不菲,又指畢菲特減持美元沽倉,是轉軚不看淡美元的證據。但當時筆者已說過,利淡美元的因素並沒有改變,而畢菲特減持美元沽倉,可能是基於美元短線未必會大跌而作出持倉調整,不代表對美元走勢看法有變。筆者所作預測只是根據常理推斷,對某些看法會有堅持,當然亦會因應形勢而作出調整,《蘋果》讀者擁有高質素,必然亦會有獨立思考,不會人云亦云。

支持因素漸失

回說外滙市場,上周表現最差劣的首推澳紐孖寶。看看圖表,兩者的走勢確實慘不忍睹。其實澳元和紐元近年升幅甚大,背後的支持因素主要是息差優勢以及蓬勃的經濟,而所謂的「利差交易」,即低息借入日圓轉投高息貨幣的套息活動,亦應算上一筆。若細心檢討這3大利好因素,其實已不復存在──美國14度加息後,美元與澳紐元的息差已大為收窄;澳紐經濟均有放緩迹象;日本結束超寬鬆貨幣政策,平錢年代快將過去,利差交易活動將與日俱減。基礎因素既已出現根本的轉變,澳紐元沽壓沉重,自然不足為奇。
至於筆者看好的加元,跌幅相對溫和。我的看法是,若認為油價已見頂,加元不宜再持有,若相信油價後市可再升,加元回落正好趁低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