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到了懷孕中期,胎兒漸漸成形,這個時候除了要注意胎兒的生理之外,其心理亦應該留意。據香港幼兒/兒童潛能開發中心的陳清偉老師表示,胎兒在6個月的時候,大腦細胞已經發育,這時進行「胎教」,絕對有助日後的成長。
記者:李智聰
攝影:陳智良
模特兒:Lion、Kinki(Salvador)
鳴謝:陳清偉老師(香港幼兒/兒童潛能開發中心)
甚麼是胎教?
陳老師表示,其實所謂胎教,就是當胎兒能夠接收外來訊息時,給他們帶來正面訊息,影響胎兒的潛意識,帶出正面積極的心理狀態,從心理會影響生理這角度出發,幫助胎兒健康成長。胎教是通過調整孕婦身體的內外環境,避開不良刺激對胎兒的影響,並採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主動為胎兒的身心發育提供良性準備。
第23至24周:開始胎教
胎兒重約1.25磅及身長有33厘米,已是個迷你寶寶。如在這時出世,胎兒已有生存能力,但需要十分小心的照顧。胎兒的眼睛不再是緊閉着,卻有一層黏膜包裹着其瞳孔。胎兒活動能力會愈來愈強,可能會咽下羊水,且會打嗝。同時胎兒會有聽覺,會被外間一些有節拍的聲音或噪音所鼓動而有所反應,故胎兒成長至第6個月是胎教的好時候。
胎教四大法
坊間對於胎教的形式可謂眾說紛紜,陳老師表示其實胎教真的有很多方法以配合不同需求的父母,不過總括來說,胎教可以分以下四大類:
音樂胎教
為胎兒播放輕快優雅及有節奏的音樂,一般距離孕婦臍部2厘米處,每次播放樂曲5分鐘左右,每日播放2次,直至足月臨產。音樂胎教有助胎兒的聽覺及音韻感發育,注意的士高音樂以及節奏快的搖滾樂並不適合,因這些強勁音樂對胎兒來說是噪音,會有惡性影響。另外,父母亦可以經常唱歌給胎兒聽,這樣有助胎兒更熟識父母聲音。
語言胎教
父母可不時對着胎兒說話,亦不妨為胎兒取一個胎名,撫摸他的時候可叫喚胎名,讓胎兒知道父母正和他溝通。除了為胎兒說故事和簡單語言外,亦可以向胎兒教授一些較深的事物,例如外語、乘數表、甚至代數亦可,雖然胎兒未必明白,不過日積月累的教導,能影響小孩的潛意識,有助日後成長時思考、語言學習的能力。
運動胎教
雖然胎兒還沒出世,不過卻可和他做運動,孕婦可以採取平卧位,全身放鬆,用手掌有節奏地輕輕撫摸胎兒,以這動作引發胎兒的踢足反應,這運動每天可作2次,每次5分鐘,有助胎兒動作發育,亦有利胎兒日後成長的肌肉及運動神經發育。
情緒胎教
孕婦在妊娠期間,對於喜、怒、哀、樂的情緒一定要盡量控制,因為孕婦情緒波動時,其自主神經會放出有害物質,胎兒每時每刻都從母親血液獲得營養和氧氣,所以母親的心理對胎兒的生理會有影響。情緒胎教意指母親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控制,丈夫亦應該對妻子多加關懷,夫婦雙方一天應最少抽出30分鐘時間溝通有關胎兒的問題,孕婦平穩的情緒,絕對有助胎兒日後性格的良性發展。
細細聲聽交響樂
陳老師表示除了強勁節拍的音樂,其實各類型音樂對胎兒亦有幫助;交響樂因為樂曲中包括不同樂器,可以令胎兒對音樂有更多認識,從而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孕婦要注意聽交響樂時的音量,應盡量保持細聲);兒歌的音樂節奏簡單,歌詞亦較易明白,孕婦多聽有助胎兒日後的語音發展;至於流行曲,因為涉及外間不同的資訊,孕婦收聽有助胎兒日後的創作力及思考。
胎教有根據
其實多年來亦有多項報告指出胎教的好處,綜合各醫學專家作出的研究,指出胎兒在6個月大,大腦的細胞數目亦已經很接近成人,各種器官亦已趨成熟,對母親體內體外的刺激有一定反應,由此可見胎教對胎兒日後的發育及發展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