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測電療損腦情況

新技術測電療損腦情況

【記者白琳報道】雖然現時兒童癌病的治癒率達七成多,但放射性治療(俗稱電療)會損害病童正在發育的腦部,就算最終擊退癌魔,也要承受智力衰退的影響。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以嶄新技術,準確探測病童腦部受損情況,及早調整治療模式以減低受損程度,長遠更有助研發阻止腦組織受損的新藥。
本港每年有六十至八十宗兒童腦瘤及急性淋巴母細胞白血病,兩者均有可能靠電療抗癌。該學院放射診斷學系副教授孔碧蘭解釋,智力受損與腦白質(WhiteMatter)有關。腦白質是腦部傳遞訊息的全導神經線,正常時像電線及蜘蛛網般包着腦部表面;遭電療破壞後,「電線」變得破損及紊亂,削弱記憶力、分析力及抽象概念理解力等,過往沒有可靠圖像技術探測腦白質受損程度,只能靠智商測試,但難以替病入膏肓的小孩進行。
新技術以「擴散張量磁共振成像(簡稱DTI)」,藉電腦掃描探測腦白質受損程度。孔碧儀在三十名患有上述病症並接受過電療的病童,與五十五名健康兒童作對照研究,結果與智商測試成績相符。

「最緊要救番條命」

該學院兒科學系副教授陳志峰表示,逾九成兒童癌病個案都因後天基因變異引致,與環境因素無關;六成半會於五歲前發病,但因電療會損害腦部,一般不建議三歲以下的病童接受電療;大部份曾電療的病童在康復後半年至一年內,認知能力就開始衰退,情況持續三至四年。外國的研究指出,其間智商平均下跌8至10分,「可能記性冇以前咁好,但係只有極少數會變智障(智商低於70分)。有啲家長會驚呢樣嘢而唔畀個小朋友做(電療),其實最緊要係救番條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