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四大名導

論盡四大名導

張震拍過李安的《臥虎藏龍》、王家衞的《春光乍洩》、《2046》和《愛神之手》、侯孝賢《最好的時光》、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問他為何大導演都愛用他,問他覺得自己有何吸引時,張震不好意思地說:「那你要去問他們吧。」張震指四位導演的個性都不一樣,所以拍出來的電影風格也截然不同。

李安 拍戲前好溝通

李安的感覺很細膩,所以拍出來的電影在感情上拿捏得很好,他非常斯文,話很少,拍攝現場跟演員幾乎沒有溝通,但拍戲之前他會花很多時間跟演員相處和溝通,只要戲一開始拍,他就沒有時間去照顧演員,經常托着頭看playback。他拍戲NG不多,很荷李活式的拍法。《斷背山》是一套很好的電影,拿不到奧斯卡的最佳電影,雖然很可惜,但只要大家公認是好看的電影,我覺得比拿到這個獎還重要。

王家衞 不一樣的選擇

我跟他算蠻熟啦,他除了是導演以外,更像我的老師、朋友,他給了我很多經驗,學會用不同角度看自己,他提供了我不一樣的選擇,教了我很多,他很注重演員和攝影機的互動,有很多靈感。他拍戲確實拍很長的時間,拍《春光乍洩》時,一個take拍了幾十次,而且不是同一天拍,過兩天再拍,再過兩天再拍,第一次跟他合作,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

侯孝賢 要求自然演繹

侯導更加厲害,你跟本不知道他甚麼時候開機,甚麼時候cut,拍他的戲一定不能做戲,要忘記自己在做戲,要用最自然的方法,要生活在裏面,他拍戲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我跟舒淇做對手戲時,根本不知道甚麼時候是正式,每次都是不一樣的方法,他和王家衞拍一場戲的菲林,別人可以拍一部電影,這個說法不誇張,所以他們跟富士、柯達是最好的朋友,說笑啦,這證明他們執着,要求很高。

楊德昌 發惡常丟帽子

我小時候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他在現場很兇,經常戴着棒球帽,穿polo恤,一生氣就會丟帽子,拍我的頭,所以我很害怕,亦對導演留下了陰影,覺得凡是導演都是很兇的。他拍戲像舞台劇,用很wide的鏡頭拍,然後拍近一點,像在舞台上面,他也會take很多。我試過拍一場被學長打頭的戲份(《愛你愛我》),拍了三十幾次,那個學長不肯真打,真打的話拍一次就好,我也不用一直挨打了。

《臥虎藏龍》劇照

王家衞

《愛神》劇照

侯孝賢

《最好的時光》劇照

楊德昌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