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美味魚蛋險成殺人兇器,昨日食魚蛋鯁喉幾乎窒息死亡的六歲女童仍然留醫,兒科醫生謝鴻興指意外十分罕見,他提醒家長、市民、特別是小朋友吃魚蛋、牛丸等圓形食物時,切勿整粒吞下及「一路行、一路食」,同時緊記魚蛋要「逐啖咬」細意咀嚼,才可避免發生同類意外。
估計每日消耗55公噸
「街邊篤魚蛋」可算是香港人生活一部份,一家魚蛋製造商年前估計本港每日消耗五十五公噸(約三百七十五萬粒)魚蛋,令魚蛋高踞最受歡迎零食榜前列。謝鴻興醫生解釋,雖然六歲小童的食道及呼吸道已發育良好,但若是小童未經咀嚼、把魚蛋整粒吞下,其危險處在於圓形的魚蛋隨時會把小童呼吸道完全阻塞,令小童陷於缺氧窒息的死亡邊緣。
鯁喉屬兒童五大意外
防止虐待兒童會一項統計發現,鯁喉是僅次於跌傷、燒傷及割傷以外,第五類最常見兒童意外,謝醫生指小童缺氧窒息時若出現面色發紫、呼吸脈搏停頓症狀,已是危在旦夕,這時候最重要是把卡在呼吸道的異物取出,令血液回復氧氣供應。
謝醫生補充,吃魚蛋除要提防鯁喉,另一危險在於「篤魚蛋」的竹籤,過去曾發生市民邊行邊食魚蛋絆倒或遭別人碰撞,不幸遭尖狀竹籤刺傷氣管的意外。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