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宗的親密助手,每位樞機會獲封羅馬一所聖堂,名義上擔當主任司鐸,協助教宗處理聖堂的工作。根據本篤十六世公布,陳日君獲封的聖堂名為贖世主之母堂(S.MariaMadredelRedentore),位於羅馬市郊的TorBellaMonaca,距離梵蒂岡約三十分鐘車程,該聖堂只有十八年歷史。
自公元最初數世紀起,羅馬教區劃分為多個區域,各有一間重點教堂或所謂「本堂」(CardinalTitularChurch),陳日君掌管的贖世主之母堂就是一座樞機本堂。該聖堂建立於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六日,之前由美國的JamesAloysiusHickey樞機掌管,該位樞機於二○○四年十月逝世。
陳日君表示,此行不會前往獲封的聖堂巡視,但會先在聖堂內放上代表他的牧徽。香港聖神修院講師陳滿鴻神父指出,贖世主之母堂屬於服務整個堂區的聖座,有別於一般設於學校內的小教堂。贖世主之母其實就是聖母,天主教裏,人們對聖母的稱呼很多,在香港新蒲崗有一座善導之母堂,上水又有基督之母堂。
胡振中聖地由非洲樞機接管
至於已故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胡振中樞機,生前獲封的是嘉模聖母堂,在胡過世後,已由另一位非洲樞機接管。嘉模聖母堂位於新羅馬區,同樣距離梵蒂岡約三十分鐘車程,附近有中國街及北京街,面積略較本港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大,採用平房式設計,外牆漆上乳白色,整個聖堂都在水平線之下,呈劇院形,祭台在最底部,旁邊有石造的聖洗池,除了天花的橫樑外,再無柱子。胡振中過往每次到羅馬,都會到該堂舉行彌撒或小休。
現時聖堂一共有五名神父負責,該堂助理司鐸、加爾默羅修會的TarcisioBadanai神父說,聖堂在一九七○年奠基,首先興建修院,隨後是辦公室,最後才建聖堂。由於當地原本是湖泊及沼澤地帶,泥土鬆軟又潮濕,用了七、八十支樁才能穩住,再用英泥搭建,「所以冬天的時候很冷,夏天的時候很熱,要到外面開彌撒。」
記者: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