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被教宗任命為樞機雖然主要是天主教會內部的事務、雖然主要是個宗教性的職位,但由於陳樞機畢竟是極少數能出任樞機的華人、畢竟是極少數能出任樞機的香港神職人員,很多市民包括天主教信徒及非信徒都為任命感到高興、感到興奮。
陳日君樞機就職後,不少人都希望他可以為改善中國跟梵蒂岡的關係作出貢獻,甚至促成中國跟梵蒂岡建交。委任一位華人主教出任樞機、委任熟悉中國情況特別是內地宗教情況的陳日君擔任樞機當然有助教廷、有助教宗更了解中國問題及宗教狀況,但是增加了解是一回事,增加了解跟改善中梵關係或建交卻是另一回事;只要北京當局不放棄控制一切、掌握一切的思維、只要北京當局不允許人民有真正的宗教自由,梵蒂岡跟中國能否建立正常的關係實在是個大疑問。
從表面上看,中國政府跟梵蒂岡建交主要涉及兩個主要障礙,其一是教廷跟台灣的外交關係,其二是委任主教的安排。對於第一個問題要解決並不困難,因為教廷跟台灣的外交關係主要是象徵性的、政治性的,跟天主教能否在台灣自由宣教、自由活動毫無關係,也不會影響梵蒂岡跟台灣教區、台灣地區教會及台灣天主教徒的關係;換言之,即使梵蒂岡決定跟中國建交,把大使館搬到北京,梵蒂岡跟台灣天主教會及信徒的關係不會有甚麼改變。因此,梵蒂岡只要下決心,它中止跟台灣政府的外交關係不會有甚麼大問題。
可第二個難題、第二個障礙卻不容易解決。要知道任命主教不僅僅是誰當主教的問題,更涉及誰領導當地教會、誰管理當地教會事務的問題。即使梵蒂岡方面願意讓北京分享任命主教的權力,例如讓北京從幾位候選人中挑選它屬意的主教再由教廷任命,但這位主教依然是受梵蒂岡管轄、依然是跟從教廷所定禮儀及規條辦事的神職人員,北京政府不可能隨意控制及擺布他,北京政府是否願意接受一位不受它控制的主教、北京政府是否願意讓一位不受它控制的人直接管理內地教徒實在不樂觀。更何況北京政府本身已成立了受政府、受中共直接控制的天主教愛國會管理內地的天主教徒及教堂,天主教愛國會內不少重要人物對宗教事務的看法、對如何管理教會跟梵蒂岡的看法有極大差別,較早前天主教愛國會就有一些領導批評梵蒂岡不委任「愛中國」、「聽政府話」的人出任樞機;若果北京堅持要由天主教愛國會、要由這個組織的領導人管理內地的天主教會及信徒,梵蒂岡恐怕不易跟中國政府談得攏。
陳日君樞機透露,教宗本篤十六世囑咐他暫時留在香港,繼續管理香港教區事務。我們認為這對香港是個好消息,因為陳樞機將可以繼續關注香港社會、繼續關注香港的發展、繼續為香港發言。過去幾年來,陳日君樞機經常為一些最無助的社群、最弱勢的社群請命,包括港人內地子女、被剝奪入學權利的無證兒童、被警方拘捕的示威人士、被拘留的反世貿韓國農民……等。他的介入、他的仗義執言雖然不一定能即時改變這些弱勢群體的處境,但至少能引發社會的關注、至少令他們不致孤立無援;此外,陳樞機在捍衞人權、支持民主發展的鮮明立場同樣有激勵人心、鼓舞市民努力爭取的作用;若果陳樞機因為另有任務不能再留在香港,香港的弱勢社群、香港的人權及民主發展將會失去一把有力的聲音、將會失去一份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