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療集團被投訴個案急升,但政府至今無意規管,容易令病人權益受損。在港會員人數逾十五萬、並為二千間公司的僱員提供醫療保險的保栢醫療保險公司,為嚴控診症成本,竟要求聯繫醫生開藥時,藥費不能多於三十元,而病人覆診及進行化驗比率,規定不應高於一成。病人組織批評保栢剝削病人合理治療的權利;有持保栢卡者擔心,醫生會因此處方質素較差的藥物。 記者:梁洵瑜、盧文烈
保栢醫療保險本月起修改與「保栢健康網絡」(BUPAHealthNet)簽約醫生的合約條文,規定只有專科醫生才可轉介病人入院;醫生要按指示控制成本,包括每宗診症的藥費連化驗費應低於三十元;普通科及專科醫生的覆診個案,應分別佔診症數目的一成及一成半以下;醫生為病人進行診斷化驗的比率,需低於求診個案的百分之五;轉介專科服務比率要低於一成等。
藥費少到「冇可能」
有參與網絡的醫生坦言,「保栢會要求我哋畀四日藥啲病人,盡量唔好畀個病人覆診」。由於保栢會員人數多,故醫生即使感到條文不合理,也不敢拒簽,估計有數百名醫生屬保栢的網絡醫生。
有知情醫生批評,「一個症五日藥,藥費三十蚊以下,根本冇可能,淨係開五日咳水,成本都要四十五蚊,未計退燒止痛藥,平均一個傷風感冒症藥費都要五十蚊」,如要控制每症在三十元以下,「一係只開兩日藥,或者開啲好差嘅藥,一係就由醫生倒貼」。至於控制化驗比率,該醫生指會影響對病人的診斷,如或會減少驗血、驗尿來診斷懷疑感染個案。
議員:完全不能接受
保栢目前為二千間公司提供醫療計劃,當中包括中華電力及香港迪士尼樂園等大機構。迪士尼樂園工會籌委龐家蕾指,對於有關條款,「一直被蒙在鼓裏,𠵱家諗番起,都擔心究竟以前醫生會唔會因為要控制成本,開咗啲質素較差嘅藥畀我食。」但她說公司下月起會轉用另一間醫療保險公司。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批評保栢純以經濟掛帥,「限制藥物價錢同病人覆診次數,病人好可能會分配到一啲質素唔好嘅藥,原本應該覆診嘅,醫生都唔畀佢覆,咁對病人健康仲有乜保障。」促請政府參考衞生署監管私家醫院制度,規管醫療集團。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有關合約條款凌駕專業判斷及病人利益是「完全不能接受」,擔心會為同類醫療保險公司或集團開下「好差嘅先例」。
保栢醫療保險回應表示,該公司是根據多年的治療數據去釐定醫療標準,並採用一些基準測量以觀察醫療服務的效益,並相信無論甚麼情況下醫生都會遵守專業守則,為病人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另一家保險公司藍十字,其企業傳訊經理李先生指出,該公司有不同級別的醫療保險產品,醫生會按病人病情進行合適診治,若費用較保額為高,費用由客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