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落實粵港風力合作

盡快落實粵港風力合作

周思中 綠色和平空氣污染項目主任

香港特區政府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向公眾發表《香港電力巿場未來的發展第二階段諮詢文件》,經過多月來的諮詢後,將於本月底諮詢期屆滿。
對於粵港電力合作發展,港府在諮詢文件內稱,會「繼續密切留意廣東省電力巿場的發展」,態度保守。
香港以燃煤為發電主力,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有目共睹;潔淨的可再生能源,是未來香港電力巿場不可逆轉的發展方向。最能促成香港電力市場發展的成功,是以區域性視覺規劃為基本策略,其中廣東省與香港的電力投資合作,是其中一個可行方法。這方法可為未來從內地引入可再生能源鋪路,也是一個帶來粵港電力發展雙贏的方法。

風電潛力龐大

中國不久前公布,爭取在二○一○年,把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佔其他能源發電的比例,由百分之十遞增至二○二○年的百分之二十。廣東省政府更在「十一五」計劃期間,投入二千三百三十億元人民幣設立包括風電在內共二十一項能源項目。
有人質疑,中國本身鬧電荒,怎能供電給香港?
據綠色和平、國際著名風力發電研究權威的能源顧問加勒德哈森夥伴公司,以及與中山大學合作的《風力廣東》報告指出,二○二○年廣東省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達二千萬千瓦,每年發電量可達三百五十億千瓦時,當中只要有一半供應給香港,便足以取代二○○五年全港所有煤電機組產生的電力。由此可見,廣東省發展風電的潛力非常龐大。
最近,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求干更指出,中國經過近年的大規模建設,電力行業基本上實現了由嚴重短缺到逐步趨於供需平衡,並在今後一兩年內,將出現季節性、時段性和區域性的電力供應過剩。

改善空氣質素

從歷史來看,香港與中國、中國與海外一直都有電力貿易的記錄,例如中國東北從俄國遠東輸入電力,中國西南部向東盟供電,香港的中電亦有約三分一的電力來自廣東省。
在一九九四至二○○四年間,中國出口電力的金額累計達六億美元。隨着內地電力建設加快,出口電量勢將大增。粵港能源貿易,完全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進行。粵港風力能源合作,不僅令粵港電力投資者享受經濟的雙贏局面,更能使香港引入部份風能代替燃煤發電,改善空氣質素。
只要香港消耗的電力有一成來自風能,以二○○四年的數據為參照,港人就會減少吸入可引致呼吸系統疾病的二氧化硫六千一百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亦可減少一百七十萬噸。

開展預備工作

當然,粵港能源合作是長遠目標,不能一蹴而就。現在特區政府的挑戰,是如何把握兩家電力公司的管制計劃協議將完結的機會,為未來十至十五年作目光遠大的規劃,扭轉現在依賴燃煤的發電模式。
綠色和平建議,要落實粵港風力能源合作,香港與廣東省政府除了要不間斷地進行磋商外,更要設立獨立的能源局,開放電網,制訂中、長期風能目標,這都是立即可以展開的前期預備工作。
香港政府必須排除保守態度,踏出與粵省風力能源合作的第一步,香港的空氣質素,才可能得到最基本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