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壽歌劇七月香港公演<br>魅影重臨歌聲訴幽情

最長壽歌劇七月香港公演
魅影重臨歌聲訴幽情

以法國歌劇院為背景的戀愛故事《歌聲魅影》(ThePhantomOfTheOpera),自八六年改編成歌劇在倫敦首演後,截至本年初,全球演出場次已逾七千四百多場。早前劇團到台灣演出六十八場,並於七月重臨香港,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 台北直擊

音樂劇《歌聲魅影》改編自法國名作家勒魯(GastonLeroux)於一九○八年創作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在巴黎歌劇院內被毀容的天才作曲家,跟女高音Christine一段愛情悲劇。該小說於一九一一年繙譯成英語,並由英國作曲家韋伯(AndrewLloydWebber)在八六年將之改編成音樂劇,於倫敦女皇劇院首演,一鳴驚人。截至本年一月九日,該劇在紐約演出第七千四百八十六場,成為百老匯史上最長壽音樂劇,而該劇更先後在超過二十個國家公演,九五年曾來港演出,並於本年七月重臨香港。

上海觀眾失禮

上月中《歌》劇的男女主角BradLittle(飾演Phantom)、女主角MarniRabb(飾演Christine)以及第二男主角JohnBowles(飾演Raoul)曾來港接受訪問。BradLittle自九四年參演《歌》劇,至今演出超過二千場。他表示曾先後到韓國、上海及台灣等地演出,其中以上海的觀眾最令他難忘,事緣演出期間台下經常傳出聊電話的聲音,還不時有觀眾舉機拍照。女主角Marni亦有同感,她表示演出中段不時聽到台下傳來「喂、喂」的聲音,加上相機的閃光燈,對其演出影響極大。

塑膠製水晶燈

在劇中,有一幕講述Christine向Raoul傾吐愛意,被Phantom聽到,Phantom自覺被出賣,一怒之下令掛在劇院上的水晶燈跌在台上。這盞一噸重的巨型水晶燈其實是參照巴黎歌劇院裏的款式製成,由於每晚演出時都要從高處墜下,所以不可能用上真的水晶吊飾,故改為用塑膠製成。
採訪、攝影:何永寧、李珮洳

重逾一噸的水晶燈仿製巴黎歌劇院中的款式,不過所有水晶珠子均改用塑膠製成。

劇院的天使吊飾都是仿照巴黎歌劇院內的裝飾製成。

早前《歌聲魅影》三位主角訪港做宣傳,為七月的演出造勢。(左起):BradLittle、MarniRabb、JohnBow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