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咗綜援未?」 - 鍾偉民

「領咗綜援未?」 - 鍾偉民

「領咗綜援未?」客人來,我這麼問。「領咗綜援未?」見了朋友,我這麼問。「領咗綜援未?」遇上可憐的中產階級,我更會這麼問。希望這一句「領咗綜援未」,早日取代過時的:「食咗飯未?」
以前,我們關心的,是有沒有飯食,「食啦,你呢?」「我都食咗啦,有心。」這樣一輪問答,大家都覺得:今天有飯吃,真幸福。如今,光有飯吃,太寒傖,要過好日子,唯有領綜援;領了綜援,你可以不必幹活,不必納稅,可以十個月裏,闔家去九趟旅行。就算遇上海嘯,不該死的,死盡了,只要領了綜援,騙了政府,你這個世上最該死的,永遠吉人天相。
綜援,本來是文明社會的「救生網」,人,有三衰六旺,忽然衰到貼地,有個救生網墊一墊,翻了身,再戰江湖,再回饋社會,本來是好事;為什麼救生網上,會有人築巢?有人定居?有人在上面蓋別墅?有法律,就有法律漏洞,問題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偉大的法官,有那麼多仁慈的議員,有那麼多慷他人之慨的社工,縱容本地的寄生蟲,鼓勵外來的大食懶,利用和享用這些漏洞?

不幹活,領綜援,固然沒問題;如今,偉大的法官還告訴大家:騙綜援,更是情有可原!你總有兒女要照顧吧?騙綜援去!你有一個留了十八次案底的配偶?恭喜你,那太好了,這頭壞東西,這種人間垃圾,絕對會成為讓你得到「緩刑」的理由。
香港,是一個由偉大、仁慈、慷慨的「好人」當權和當道的烏托邦,除了不斷納稅,為供養寄生蟲而鞠躬盡瘁的中產階級,人人生而平等;而寄生的大食懶,最為平等。「領咗綜援未?還沒領,快去領!」過去這三年,除了到福州辦貨,我無暇,也無餘錢去旅行,我就好想領了綜援,十個月裏,也去九次旅行。
旅行,可以長見識,可以享受陽光與海灘,可憐的中產們,不要幹活了,不要納稅了,我們一起去領綜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