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將於周日起恢復內地活雞輸港,但雞苗仍有待落實供港日期。百多名新界雞農昨日到漁農自然護理署請願,要求政府盡快恢復入口內地雞苗,雖然署方原則上同意於周日起輸入雞苗,但必須經內地檢驗檢疫部門檢驗合格及評估才可,雞農批評其實就是「雞苗變相輸港無期」。 記者:梁洵瑜
百多名雞農昨高舉抗議標語,不滿政府仍未決定恢復內地雞苗入口,又強行要雞農減養雞隻數量,是強搶私產。
代表漁農界的立法會議員黃容根和多名雞農代表,昨與漁護署署長孔郭惠清開會討論。
控制數量約200萬隻
黃容根在會後稱,署方原則上同意恢復入口內地雞苗,可於本月二十六日與活雞同步輸港,但必須先經內地檢驗檢疫,檢驗合格後才可進口。他預計恢復輸港後會有一百萬隻雞苗入口。
但有雞農批評,這是「雞苗變相輸港無期」,當局並利用雞苗輸港政策,限制本港雞農飼養雞隻數量不得超過二百萬隻。
漁護署發言人回應說,為控制本地活家禽總數,當局將逐步把本地農場活雞數量控制在約二百萬,廣東省的供港雞苗數量也將有所調整。廣東省將於周日恢復輸港活家禽的同時,原則上也可恢復雞苗供港,但供應具體何時能實施仍待評估,要視乎生產能力及檢驗檢疫安排。
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李鐘鬱認為,本港恢復活雞輸港前是經過詳細評估,對於內地有十五宗人類感染禽流感個案前均無禽鳥爆發,他認為並不出奇,土耳其也出現相同情況。
內地承諾交樣本化驗
此外,世衞在北京舉行流感研討會,世衞西太平洋地區總監尾身茂說,內地已承諾將禽流感患者居所附近的禽鳥樣本交予世衞作進一步化驗。
但世界動物衞生組織一名專家指出,中國製造的部份禽流感疫苗可能未達到標準,無法有效對付禽流感,注射了這些疫苗的禽鳥可能並無病徵,但會繼續散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