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中國人》被轟種族主義

劉德華《中國人》被轟種族主義

香港歌手劉德華演唱的《中國人》在內地風靡一時,去年更獲上海巿教育委員會選為「中學生愛國主義推薦曲目」。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陶東風批評,該曲中「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一句,突出了以中國人生理特徵為標準的種族身份,質疑該曲以「愛國主義」為名,表現種族主義的實質。

「黃臉黑眼」突出生理特徵

陶東風在「世紀中國」網站發表題為《警惕流行歌曲中的種族主義》一文,批評《中國人》一曲的歌詞,明顯存在種族主義傾向。他指該曲的歌詞突出中國人的生理特徵「黃臉、黑眼」,並非現代意義上的民族身份,因為現代的「民族國家」是「多種族的政治共同體」,而並不建立在皮膚、頭髮、眼睛等人種特徵以及特定的山脈、河流名稱以上。
文章指出,分別出自台灣創作人羅大佑和侯德健之手的《東方之珠》和《龍的傳人》,都同樣通過生理特徵界定「中國人」的身份,宣揚狹隘的種族主義。至於由內地填詞人唐躍生所作的《親愛的中國我愛你》,其中一句「黃皮膚的臉是面中國旗」,更是「令人吃驚的無知」。他批評這些歌曲「無異於是在不自覺地鼓吹民族分裂,承認那些皮膚不黃、眼睛不黑的中國公民不是中國人。」
陶東風又稱:「依照這樣的標準,不僅僅流行歌詞,其他各種報刊文章甚至官方社論中,恐怕都存在把具有特定生理、地理、文化內涵的種族認同符號,不恰當地當作民族國家認同符號的政治性錯誤。」

學者反駁:針對殖民霸權

不過,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香港浸會大學訪問學者于閩梅近日在「世紀中國」網站撰文,反駁陶東風上述文章的觀點,認為該幾首歌曲針對的是殖民時代的西方和白人霸權,本身恰恰是反種族主義的。也有網民指出,這是民族主義,不是種族主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