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波底站(下) - 鄧達智

加里波底站(下) - 鄧達智

加里波底站附近本來不是甚麼潮尚地區,從前有好些汽車維修舖,油污與實肉工人不會讓人聯想潮拜。八十年代中旬,今天意大利情人設計師組合Dolce&Gabbana仍未上位之前(今天這個牌子,除了正線還有副線D&G,幾乎包了大截名店街之一的ViaDellaSpiga),新星RomeoGigli紅得亮得叫全世界耀眼;他的走紅並不代表甚麼名人明星聯手組合,反而以東西方文化在衣服上交流而產生時裝新能量。本為古典書店家族的後人,愛好旅行,亦從行旅中帶回特色衣物布料,重新組合成了風格,影響了那一代幾乎全世界的時裝潮流。從外形計,Dolce&Gabbana的早期作品西西里島寡婦原形的裙子,肯定受過Gigli影響。
大紅大紫如Gigli,工作室及本店卻設在加里波底站區域修車舖的後面,猶似天方夜譚,「芝麻開門!」門開後色彩與形相都超越一般人眼界及想像。今天Gigli已從雲頂退回一個踏實的園地,猶似他上位同期另一位不但著名,亦留下影響力的設計師,來自北非突尼斯巴黎成名的AzzedineAlaia。留下只有日本川久保玲(這是我的想法;八十年代中下旬,時裝設計師風起雲湧,論影響深遠計有前衞CommedesGarcons川久保玲,人體分割再修整表現多一分嫌多小一分嫌小Alaia及東西文化交流詩人Gigli)。

但加里波底站給我的回憶不止如此。還有大學畢業的暑假,到倫敦上設計學院前的一段空檔,與同窗好友P從多倫多飛到倫敦,再乘船過海到荷蘭,各自轉往漢堡與馬城之後再會合。船上我們認識了來自米蘭北部山區Introbio山谷的公務員青年費南多。當我們遊過德國、奧地利、南斯拉夫及意大利之後;往巴黎之前決定上山探訪這位熱情新朋友。火車到米蘭去電費南多,對方可能是他父親,嚷着意大利話,我們估計是:PapaFernando,StazioneGaribaldi,Lecco,MercedezBianco!(費南多爸爸,加里波底站,到Lecco下車,白色賓士房車)就這樣我們在朋友一家及他山谷中其他朋友歡迎下,過了那個大學畢業暑假最難忘的山中好時光。費南多到倫敦探訪我,唐人街吃了一頓唐餐,買了一本學習中文初階,後來去了香港再輾轉台灣,最後娶了一位高雄姑娘,住過北京……因為加里波底站,改寫了幾個年輕人往後的生命,又豈是名店10CorsoC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