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署經過近一年的詳細勘察後,發現坐落於九龍市區、有四十六年樓齡的蘇屋邨已非常殘舊,已達到「唔住得人」地步,建議全邨拆卸,約一萬五千名受影響居民將安置到深水埗元州邨或石硤尾邨。房署消息人士表示,清拆蘇屋邨後或會公開賣地,但要視乎日後公屋輪候冊人數而定,現時未有最終定案。有測量師估計,若將蘇屋邨地皮拍賣,可為庫房帶來至少一百九十億元收入。 記者:馮永堅 陸羽平
房委會策劃小組委員會下周四開會,商討蘇屋邨及西環邨的去留問題。消息人士說,房署早前已完成蘇屋邨及西環邨所有樓宇勘察工作,發現蘇屋邨十六幢樓宇採用的懸臂式走廊設計,鋼筋容易受雨水侵蝕;加上石屎剝落嚴重,故房署早前分別為綠柳樓、櫻桃樓、劍蘭樓及杜鵑樓四幢狀況較差的樓宇,加裝數十支鐵架以作鞏固。
維修不合成本效益
不過,房署認為蘇屋邨其餘樓宇設施亦很殘舊,就算進行維修都相信不能延長十五年壽命。此外,單位內廁所結構亦不理想,投放大筆金錢進行維修根本不合乎成本效益,故建議將全部樓宇拆卸。消息人士稱,拆卸蘇屋邨原因是樓宇質素問題,絕不是為賣地賺錢。至於拆卸後蘇屋邨地皮用途,消息人士承認,現時很難找地興建公屋,不排除日後在原址興建公屋,「由拆樓到安置起碼要等三、五、七年,到時要睇公屋輪候冊有幾多人,多人等咪起公屋囉」,否則也不排除把地皮公開拍賣。
消息人士強調,蘇屋邨結構安全並無問題,更沒有即時倒塌危險,但為了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及避免他們終日擔驚受怕,故決定拆卸。至於同期完成勘察的西環邨,房署認為樓宇質素理想,毋須清拆。房署會安排約一萬五千名受影響的蘇屋邨居民,搬到日後重建完成的元州邨及石硤尾邨一期。
估計呎價達八千元
測量師陳超國估計,蘇屋邨地皮約值一百九十億元,故贊成將該地皮拍賣,以增加庫房收入,「咁貴嘅地起公屋真係嘥。」美聯物業執行董事張錦成表示,若地皮成功售出,相信發展商會用來興建豪宅。他指,在該地興建的私樓部份高層單位,會擁無敵海景,估計日後每平方呎售價會高達七千至八千元。
不過,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王坤表示,房署應將蘇屋邨地皮建公屋,「房署唔可以見錢開眼,將塊地賣出去。」他說,房委會手上只有牛頭角下邨、北角邨等數塊市區地皮建屋,若將蘇屋邨地皮拍賣,或會影響公屋單位供應量。
此外,房署在今年二月開始勘察彩虹邨及模範邨等屋邨,相信七月會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