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交易所的朋友相約於昨日會面,互相交流兩地投資者及市場之情況。赴會前,筆者正煩惱如何打開話題,剛巧看到昨日《蘋果》報道有關泰國四面佛被毀及泰國總理可能下台的新聞,於是順道拿一份《蘋果》讓他們一看,以便增加話題。當他們一看《蘋果》之報道圖片後,即時嘩了一聲,跟着講了一些不知是甚麼的泰文,從表情也可猜到其大意是「乜咁大件事」之類,看來四面佛在他們心中的地位頗高。
近年本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內地經濟則保持強勁,故近期公布業績的公司普遍錄得不俗的盈利增幅,有些更出現破紀錄的盈利,因此有些公司調高股息或派發特別股息,投資者亦視為理所當然。有些持有較多現金的上市公司,可能是順應潮流,又可能是資金沒有更佳出路,因此即使盈利增幅不大,也照樣派發特別股息。
十多年慣例突終止
市場普遍預期公司賺錢,便增加股息或派發特別股息,已漸漸變成理所當然,偏偏在去年盈利大增61%,利潤高達52億多元的中煤(003),卻沒有派發特別股息,亦沒有增加全年股息,股息僅維持每股0.35元,一分也沒有增加。據報道,中煤將會停止大規模回購計劃云云。
以現時中煤每股股息0.35元計,其股息率不足2厘,相對中電(002)、港燈(006)的4、5厘股息,有一段頗大距離。中煤可謂完全沒有公用股派高息之特性,若然中煤不再回購股份,這樣豈非要其股價「自然」回落?翻查資料,由1991年至今的15年間,中煤的股息逐年增加,由1991年的每股0.08元,增至2002年的每股0.35元,可見其間的股息增幅達43.8%。可是中煤的股息上升步伐,突然在2003年終止,連續3年股息僅維持在0.35元。
為何中煤持續十多年增加股息的慣例,突然在2003年停止?剛巧該年恒地(012)私有化恒發(097)失敗,斷估兩者應不會沒有關連。
又唔增派股息,又唔回購股份,從陰謀論猜測,莫非是想大行調低評級(註:只是「可能」)?又可能是想悶走一眾散戶及基金,但「光頭神探」應該不易悶走。
譚紹興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