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美元雖淡買外幣要識揀

投資名言:美元雖淡買外幣要識揀

美滙經過去年的升勢,踏入2006年後明顯面對壓力。雖然美國聯儲局的加息步伐尚未停頓,但美元兌主要外幣的走勢已率先掉頭回落。截至3月20日,美元兌大部份外幣的走勢均出現跌幅,只有澳元、紐元及墨西哥披索等二三線貨幣兌美元呈現下滑,反映美滙過去一年的強勢正出現改變。

筆者維持年初以來看淡美元前景的預測(詳見去年12月29日本欄)。隨着美滙息差優勢逐漸收窄,市場焦點將重投美國雙赤問題之上,預料美滙極有可能重蹈自2001年以來的大跌軌。

歐元日圓最可取

截至本周二止,歐元兌美元年初以來錄得約為2.6%的升幅,較去年全年下跌12%的表現明顯有所改善。歐元造好,當中一項主要原因是息口改變。歐洲中央銀行繼去年12月採取加息行動之後,今個月初進一步將短息提升至2.5厘水平,其間美國及歐元區之間的兩年期國債孳息差距大幅收窄,由接近180個基點拉近至140個基點。息差走勢顯示,歐元兌美元後市將有機會進一步走高,若短期內能成功突破1.2245至1.2365的阻力區域,隨後月份可望上試1.26至1.27的較高水平(見附圖)。
日圓方面,自日本央行於3月9日宣布將逐步結束量化寬鬆銀根政策之後,市場對日本息口及日圓的炒作明顯升溫,日圓在今年以來錄得約1.3%的升幅,若單單計算3月9日至20日期間,升幅則有1.2%。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大前提下,加上日本息升預期的支持,估計年內日圓將有望逼近110美元水平。由於美國加息周期已接近尾聲,而歐元區及日本收緊銀根的周期才剛起步,加上美國雙赤問題期間未有任何改善迹象,筆者因此預料,美滙弱勢將會在年內進一步深化,而歐元及日圓料可跑贏其他主要外幣。

加元英鎊料反覆

加元是去年唯一兌美元升值的主要外幣,今年至今的表現仍穩,惟加拿大央行在本月加息後發表的言論,令市場對未來加息的預期降溫,加上本土的經濟數據正有放緩迹象,加元近日走勢因而受壓。然而,由於筆者看好能源及天然資源價格的長線前景,加元後市表現料將受到該方面的支持。
英國方面,息口走勢在過去數個月一直是困擾英鎊的主要因素,而近期本土消費物價已回落至央行目標的2%之下,加上房屋市道已明顯放緩,英國減息周期於年內料會持續,英鎊表現料將相對歐元失色。不過,由於兩者始終存着一定的相關性,因此,若歐元兌美元真的如預期般重納升軌,英鎊兌美元的後市表現亦可望因而受惠。

澳元紐元受考驗

澳元及紐元在過去幾年的表現均較歐洲貨幣理想,主要是受到息口高企所支持,惟踏入2006年此現象已出現明顯改變。澳元及紐元是年初至今表現最差的主要外幣,其中紐元在短短兩個月內的跌幅已超過8%。市場憂慮新西蘭息口見頂,成為了沽售紐元的主因。此外,過去多年以來,機構投資者透過借日圓來投資高息工具的套息活動(CarryTrade)亦有逆轉之勢,隨着日本央行結束量化寬鬆的銀根政策,預料來自日本及其他海外投資者對澳紐元的需求將會減少,為澳、紐元後市走勢增添另一負面因素。
雖然筆者預期年內整體美滙表現偏淡,但相信外幣與外幣之間的相對走勢,將受到各國調整息口的時間表而存在了一定變數。長線而言,筆者建議可透過環球性的股債均衡組合參與滙市。持有該類組合,本質上已等同間接持有一個環球性的外滙組合,而此舉除了有助分散地區性的外滙風險外,亦可達致一個真正由股、債及滙市所產生的協同作用。
以零售市場上一個著名的環球股債均衡基金為例,雖然美滙在1997至2005年間先後出現至少一個大升浪及一個大跌浪,但上述環球組合卻持續保持升勢,其間累積升幅約有135%,並在本周創下其歷來基金單位價格的新高,環球股債均衡投資的優點,於此不言而喻。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